分享

一堆绿锈、碎片、拼接后竟是一棵摇钱树!它,经历了什么?

 天宇楼33 2019-07-10

1989年的一天,四川绵阳的一支施工队在何家山上取土,工人一铁锹下去,铲出了一堆汉代铜钱,随后又接二连三地挖出了一堆长满绿锈的文物碎片。

考古专家闻讯立即赶赴现场进行抢救性挖掘,经过一段时间的清理,一座埋藏着国之瑰宝的汉墓重现人间,后被称为“何家山古墓”。

经过仔细辨认,专家发现出土文物中除了铜钱,还有大量青铜残件,它们造型各异,形制古朴,但风格类似,很有可能出自同一件青铜器。

因此,专家将其装进文物箱运回了研究所。

拿到这堆碎片的修复专家捏了一把冷汗,因为碎片数量多达上万片,修复难度大不说,能否拼装成文物原来的样子都成问题。

幸而修复人员一边参考相关史书记载,一边小心严谨拼接,终于拼出了一件稀世珍宝,看到修复成功后的文物,专家不禁激动万分:这就是传说中的摇钱树啊!

何家山二号墓摇钱树

“摇钱树”是古代民间传说中的一种神树,因装饰大量方孔圆钱而得名。

摇钱树的出现,源于古人树崇拜的文化,巴蜀文化区的这种文化现象更加独树一帜,他们认为树是众神通天地的天梯与日神的栖息之所。

到了汉代,人们的宗教观念渐渐衰退,摇钱树叶片上由之前的各种神话图案变成了大大小小的钱币,人们对神的信仰开始变成对金钱的崇拜。

据说摇钱树是汉代吉祥物,“得之可以长生不老,用之钱财可以滚滚不竭”。

何家山古墓出土的汉代摇钱树作为陪葬用品,不仅体现了墓主人祈求富贵之意,还具有引导死者灵魂进入死后仙界的作用,相当于一种法器。

所以摇钱树上不能只有钱,还要有能够起引导作用的其他装饰。

它由基座、树干、树冠等共29种部件衔接扣挂而成,铸造极为精美,工艺极其复杂。

以凤凰为第一层,由上往下,第二、三层的树干上铸造有王母娘娘、力士合璧等图案;第三至七层分支,每一层插接6片枝叶,向四个方向有序伸展,树干上铸造有龙首、朱雀、猎犬、大象、麋鹿等多种图案,在树叶的位置上,铸造有成串的铜钱。

值得注意的是,在树干与分支的交汇处,还铸造有精制小巧的站立佛像,头顶佛髻,五官精整,沉思闭目;身上穿着长袍大衣,着衣风格与古印度本土佛教相似;双手下垂于胸前,手中好像拎着一个布袋,很可能就是储存钱币所用的袋子。

虽然佛像很小,但其整体造型古朴自然,美观大方,让人倍感古人高超的铸造水准,也不免令人心生敬畏。

何家山古墓出土的摇钱树,是迄今为止我国考古史上发现的最大,也是最为精美的一棵。

它现藏于四川绵阳博物馆富乐梦想——绵阳摇钱树展厅”,于1996年被评为国家一级文物,于2002年被列入首批禁止出国展览文物。

7月海选详情,点击这里




华豫之门线上鉴宝

同件藏品一次付费

线上线下两次鉴定

线上鉴宝 免您辛劳

《华豫之门》所发内容如有侵权请您告知我们,我们会立即做出处理;传播传统文化,分享鉴藏知识,弘扬正能量,是我们的宗旨,我们崇尚分享。其他平台转载请注明:(来源:华豫之门官方 公众号ID:HNTVhuayuzhimen)。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