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啃軒詩詞選(2017-2018)

 WENxinHANmo 2019-07-10

· 詩部分 ·

題張洪濤君錦灰堆

成住壞空休愴神,劫灰默對斷腸人。

裒殘收缺還高古,疉彩重光更異珍。

玉璽擲姦崩一角,阿房遺燼見狂秦。

滄桑滿目江山舊,欲覓天球問水濱。

劉止唐先生誕辰二百五十週年紀念 

大道彌綸天地間,川西夫子史稱賢。

群經恒解槐軒學,至性潛修太上篇。

探賾寒窗時亹亹,研幾窮蜀自乾乾。

清芬世德垂輝遠,信有雲仍繼冷氈。

拜觀先師徐中舒先生致易稆園手札影件

素箋應溢麝煤馨,藻翰清輝照眼靑。

流寓西川同氣味,相投長物泯門庭。

鬻珍總為貧到骨,臥雪還將書作屛。

終易契文龜册返,輖飢正甚更繙經。

觀國立中央硏究院院士候選人公告

太液仙舟引上才,一時碩彥集蘭臺。

雞鳴風雨硏求苦,龍戰玄黃慧智推。

鑑地窺天參奧賾,窮經數典費删裁。

諸公皆是人中傑,回首能無庾信哀。

夜讀二首

讀《史記·天官書》

閑繙遷史讀天官,熒惑守心辰失躔。

太白欲過銀箭午,祝融已犯紫垣邊。

動搖大角虛陽氣,凄絶寒星沈冷泉。

月蝕維常驚日蝕,漫夸修德滌前愆。

讀《三字經》

幼吾幼及人之幼,仁者心存惻隱多。

佔畢訓蒙千載誦,寧馨舞勺萬方和。

堂前須作螽斯詠,花外欣聞竹馬歌。

霧裏耽耽還逐逐,園中睒睒見摩羅。

丁酉元日再遊崇州雞冠山琉璃而不知其處有沙陀國舊址歸來張社君相告方知成一律為他日重遊張本

元日尋幽到碧阿,不知其地即沙陀。

青峰頗積申年雪,喬木猶纏李氏蘿。

冷水出魚調芥啖,清泉湧地繞巖過。

歸來燈下攤書看,餘烈遺風有足多。

恭賀楊啓宇先生七十大壽

殊秉兼綜數與文,翻飛河嶽著聲聞。

鉤玄已草奇胲術,摛藻曾魁鵝鸛軍。

敢向吟壇張異幟,且看學界變浮雲。

他年典制咨遺老,或有安車趁夕曛。

高達夫《人日寄杜二拾遺》步韻

蚩尤霧難侵明堂,天外人誤認仙鄉。

塵涴梅花少顏色,姑射仙子結愁腸。

深謀豈須庶人預,閬苑閉閽有聖慮。

人日無賴飲濁酒,天邊月沈不知處。

闃然除夕便是春,紫垣何計靜埃塵。

勸君莫議天上事,君非華胥國裏人。

題岳立言先生百年冥誕紀念集

岳立言(1916-2005),四川蓬溪人,號香橋老人,岳武穆廿七代孫。就讀於國立中央大學。後參加抗日活動,曾任中共地下黨大竹第四區區委書記;供職於省教廳第三科,為郭沫若下屬。後執教四川各地,與書畫名家謝無量、周子奇、閻松父、段虛谷等交往,從古琴名手裴鐵俠學藝。鼎革時因“高峰山告示案”勞改廿九年。平反後任蓬溪、綿陽、江津等地方志編輯,為川、黔、晉等省詩詞、書法團體聘為顧問。今當其百歲冥誕之時,蓬溪歐陽福先生為編《岳立言百年誕辰紀念集》,屬余題詩一首以弁其前。

武穆蜀中藏裔孫,藝文深秀典型存。

情同遠祖蒙冤獄,身隱蓬山咬菜根。

劫後七弦無處覓,生前三絶有誰論。

最難高義歐陽子,倩我詩追月夜魂。

臨張旭肚痛帖戲題

氣凌天馬勢開張,肚痛忽然逾刮腸。

冷熱不調生怪疾,如何為計大黃湯。

賀四川大學歷史文化學院天健文史社成立二十週年

講論廿載不尋常,弦誦清音溢鱣堂。

悟得天行剛健義,五雲璀璨映華章。

題畫牡丹絕句三首

洛陽看罷牡丹歸,鎮日香隨蝶夢飛。

莫道老懷甘寂寞,得方便處逐芳菲。

縱借曉風吹不開,葭飛律管伴春來。

動守天行花有信,女皇何事苦相催?

漢臯遊女淡施妝,成就芳名在洛陽。

玉環飛燕無情緒,國色饒他動四方。

丁酉冬日遊臥龍鄧生溝

砉然開太古,天造鄧生溝。

老樹懸蘿碧,層冰覆澗流。

瓊瑤白鋪道,箭竹翠盈丘。

深謝林間貘,窺君洞府幽。

丁酉九月望日夜遊東湖

已苦兼旬雨,秋深月始明。

頻頻減蟾魄,稍稍亂天行。

今夜清輝滿,此時零露生。

人隨寒沼影,恍聽獨蛩鳴。

丁酉中秋節家人聚靑城沛園

月本無量光,造物偏吝與。

中秋團圞日,霠曀黯天宇。

城市苦商霖,且嚮西山聚。

一族太半至,各攜餅與醑。

相視皆無恙,和顔共笑語。

子孫皆成立,是得天之祜。

長者咸自由,王事謝靡盬。

絮語猶未已,一時烹雞黍。

營造逾十年,此墅足仰俯。

繞屋看扶疏,綠徑可陟岵。

宴罷微雨歇,濃雲動如煮。

偶爾泄天光,信是蟾魄吐。

乃登望月臺,冰輪忽一睹。

飄翥動霧縠,疑是常羲舞。

須臾天閽閉,寂寂復太古。

合族方歡會,高興那可沮。

願見團圞月,造物不我拒。

雖僅鴻一瞥,和樂豈勝數。

· 詞部分 ·

清平樂  戚屬十許人同小住青城山幽道山房因賦

綠雲深處,豈止神仙住。碧榭翠樓青靄佇,雜遝紅塵無數。    不曾服食黃精,人間煙火調羹。海闊天空聊罷,何如雀戰縱橫。

邛都长短句四首 

漁家傲  邛海

雈葦經冬猶矯矯,畏人鳧雁望中小。碧水淵渟牽荇藻,青陽肇,細芽黃葉連莎草。    遠客競來車塞道,劍南剩此湖山好。收盡嵐光初月皎,生煩惱,故園霾霧知多少。

唐多令  瀘沽湖

湖水映重巒,晴嵐散曉寒。乍駐車、漫步汀灣,且向碧波搖畫槳,能載客,打魚船。    休去覓期佺,摩梭人是仙。翠岸頭、盡起新廛。坐擁青山看日月,遠人至,荷緡錢。

臨江仙  瀘山

初駕軺車登不得,淩空更駕雲車。高臺縱目略無遮,波痕輕細,碧海動仙槎。    古刹莊嚴天半出,千年柏榦紛拏。猿猴依佛作生涯,嚮人索食,盛氣轢蟲沙。

采桑子  黃聯土林

眼前諸相皆泥土,頭角崢嶸,氣象崚嶒,造物何年告厥成。    我來忽起望洋歎,何敢相爭,但有葵傾,厚結天心大道行。

何崝,四川成都人,生於1947年。字士耕,號啃軒,又號腐公、錦里先生,齋號十二梅花吟館。四川大學歷史文化學院教授,著有《中國文字起源硏究》《商文化窺管》《南園草》《啃軒藝事》等。現為中國文字學會會員,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四川省書學學會副會長,四川省人民政府文史硏究館館員。

賡香綿雅| 水西流韻

顧   問|王蟄堪

編   輯|抱琴客 問雲 羲音 橘菴

審   校|江南雨 無稽齋主 李立中 張引之

排   版|雙儀 無那莫言 穆羽

管理員|穆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