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国学培训班

 汐钰文艺范 2019-07-10
有数据称,目前,全国经营范围包含国学教育的相关企业已达到4000余家。照此测算,保守估计我国儿童国学教育市场规模达100亿元。

  《光明日报》记者经调查发现,儿童国学培训班大抵存在这些问题:自编教材,门槛极低,缺乏规范,而课程价格畸高,有的售价高达10万元;缺乏统一师资标准,国学培训班乱象丛生;家长盼速成,容易入误区。

  国学市场如此繁荣,竞争如此激烈而低级,解决之道何在?

  孔子讲:必也正名乎。就是个厘清概念的问题。

  第一个问题,“国学”是什么,大部分人答不出来。这也不是“国学界”特有的问题。因为一个“国”字,就莫衷一是。这种感觉,跟中医、文化这些词汇类似,约定俗成,影响深远,但很难量化,或者说科学化。要遇到习惯了科学表述的人群,就容易发生不愉快。

  第二个问题,假如“国学”概念成立了,并且有市场性质的产业与体制性质的事业需求,谁适合推动呢?换句话说,谁是“国学教育”的主体?现在外面大行其道的各种培训班,从老板到师资,有国学底蕴与教师资格的,凤毛麟角。许多人对国学的坏印象,大概来源于此。

  这就需要专业性的行政部门进行规范。所谓专业,是指能具备经史与小学功底,能写像样的诗词歌赋,能在现实生活中尤其是地方与社会治理中发挥精英的作用。而这些,在古代,是士君子的基本属性,这也是华夏文明的核心理念。

  第三个问题,就是国学应该面向什么人,或者说国学的受众是谁?孔子讲过,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在这里,“君子”“小人”并非以是否有道德区分,而是分别指统治者和普通民众。那么问题来了,“小人”“易使”是否适用于现代社会?

  即使要学国学,在学习之前,也要明白一点,国学学习是专业的事情,需要专业的机构、师资、教材,还要有正确的态度,国学不是拿来吹牛的内容,对高考和功名富贵也不会有直接的指导作用,而是变化气质,臻于至善。有了这个心态,至少不会人云亦云随波逐流,不会跟那些不靠谱的群体搅和在一起,以后落得一个“傻子太多,骗子不够用”的笑话。

  事实上,从90年代至今,国学热已经过去了好几拨,气质多样,摇曳生姿,都引发了人们对国学的兴趣以及争议。相比之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提法,更加平实,容易把握。

  如何学习?我更同意龚鹏程教授的观点:传统文化的核心,是教化,是伦理。

  在知识的学习上正本清源,在伦理的实践上强调知行合一,学校教育与国民教育的融合,无论是教育机构与教师,还是学生与家长,都要重视内在专业与外在气质的和谐。否则,小小的培训班,足以败坏国学在人们心中的美好印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