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设计 | 全局思维,设计思维,服务为王

 黄元章 2019-07-10

每次去商场,我会在意它的引导标识牌,我要知道我该怎么抵达我要去的目的地。

如果标识牌不清晰,我会觉得:设计团队的水平不怎么样。

生活中,但凡不好用的,不顺手的东西,我会归结于设计师的缘故。

还是以标识牌举例,一个商场装修的再豪华,灯光设计得再好,如果连标识都不够清晰,说明设计者考虑得是不够周到的,他们没有站在顾客的角度去思考,是有设计盲区的,无形中增加了顾客寻找的时间。

当然,这也有可能是甲方的原因,设计空间是一个团队,设计商业标识又是另一个团队。所以,这又设计到全局思维的角度,但归根结底,这不是设计师推卸责任的借口。

设计,考验的是一个设计师的全局观。建筑设计是先行,室内设计紧随其后,商业设计在最后一层,结合商业模式,每一层,都需要去完善上一层未涉及的部分,如果每一个层级,都只顾自己这一块交差完事,那么作为甲方,肯定是没有得到充分的服务的。

甲方作为设计外行,如果是项目管理得较多的有经验的管理者,会知道每个环节的衔接之处的奥妙所在,如果没有经验的管理者,对于这种问题,很难发现其问题所在。

但人的体验度又非常精妙,他们可能无法用语言去表达出来有什么问题,但他们的身体很诚实,哪怕地铁口去到商场中间只隔了一道需要客人拐个大弯的墙体,商场的人流量也会大大降低——因为客人觉得不方便了。

好用的事物容易让人忽略其设计的精妙之处,因为可以如臂使指,只有不好的设计才会让人觉得不便,可以挑剔毛病出来。设计并不是很容易的工作,在一切让人觉得便利,体验感很好的设计背后,都有设计师无数的心血在内。

设计同样是'把复杂留给自己,把简单留给客户'的职业。

每一份职业,做到极致,殊途同归处,是大道至简。

同样是设计,为什么设计与设计有这么大的区别呢?

有一家美容店,有两家公司供其选择,一家是有过合作的公司,质量各方面都还不错,双方合作得也很愉快;另一家是新公司,但这家公司,是老板在学习医美的课程上认识,专门做美容店设计,非常熟悉美容店的运营模式,他可以帮老板梳理商业模式,人员配置,成本计算,房间数量设置,从而制定详细的计划,以哪种等级的装修,去匹配这家店的档次,客群类别,以最少成本,达到最佳的收益效果,可以说是专业设计+商业顾问的结合。

第一家是第二家报价的二分之一,如果你是老板,你会怎么选择?

我会选择第二家。

与此同时,此时此刻我在梳理全局观对设计的作用时,我从这个角度出发,感受到自己在设计上做得好,和做得不足之处。

关于本文

——林青澜,生活艺术家

做有关幸福生活的设计,尽情探索生活之美

喜欢读书/写作/行旅/工笔画/芳疗,一切美好之物。

共度柴米油盐的烟火,相伴琴棋书画的日常,感知每一天的踏实时光。

做个优雅有趣的女子,用心品味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