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白皮 本品为桑科植物桑.的干燥根皮。秋末叶落时至次春发芽前采挖根部,刮去黄棕色粗皮,纵向剖开,剥取根皮,晒干。主产于河南省、安徽省、四川省、湖南省、河北省、广东省。以河南省、安徽省产量大,并以亳桑皮质量佳。 【性味归经】甘,寒。归肺经。 【功效】泻肺平喘,利尿消肿。 【别名】桑根白皮、白桑皮、桑皮、桑根皮 【应用】 1. 用于肺热咳喘、痰多之证。桑白皮能清肺消痰而降气平喘。可与地骨皮、甘草同用, 如泻白散 2. 用于浮肿、小便不利之水肿实证。本品能利尿消肿。常与大腹皮、茯苓皮、生姜皮等同用,如五皮散。 此外,本品尚有一定的降压作用,可用治高血压病。 【用量】10〜 15g。 【趣味小故事】 唐代《养疴漫笔》载一桑枝治嗽养生案:“越州一学员叫仇山村,少年苦嗽缠身,咳嗽不止,百药不效。成年后,一老师授一单方,教他取桑树,用南向柔枝一束,每寸折纳锅中,共二十一枝,以水五碗煎至一碗,盛瓦器中,渴即饮之。服一月而愈。” 经典方剂——五皮散 【组成】 生姜皮、桑白皮、陈橘皮、大腹皮、茯苓皮。 【用法】 上为粗末,每服9g,水一盏半,煎至八分,去滓,不拘时候温服,忌生冷油腻硬物。现代用法:水煎服。 【功用】 利水消肿,理气健脾。 【主治】 脾虚湿盛,气滞水泛之皮水证。一身悉肿,肢体沉重,心腹胀满,上气喘急,小便不利,以及妊娠水肿,苔白腻,脉沉缓。 配伍特点 五药皆用皮,取其善行皮间水气之功,利水消肿与利肺健脾同用,使气行则水行,则皮水自已。 【运用】 本方药性平和,为治疗皮水之常用方。临床应用以一身悉肿,心腹胀满,小便不利为辨证要点。 【加减化裁】 便寒者,可加附子、干姜等温阳利水;偏热者,可加滑石、木通等清利湿热;妊娠水肿,可加白术等健脾利湿而安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