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炎炎盛夏,把青山绿水带回家

 昵称32901809 2019-07-10

炎炎盛夏,把青山绿水带回家

故宫博物院藏明·董其昌《仿古山水图册》其一源于故宫博物院官方微博

盛夏来临,烈日炎炎,酷暑难耐,

聪明的古人想出了很多避暑妙招。

爱出游的会去凉快的山间、湖边,

安静的会待在家里卧游。

卧游一词,源于《名画录》的记载:

“名山恐难遍游,当澄怀观道,卧以游之”,

指的是古人通过欣赏山水画

来体悟山水的雅好。

炎炎盛夏,把青山绿水带回家

故宫博物院藏明·沈周《江亭避暑》源于故宫博物院官网

酷热盛夏,学古人舒服地待在家中,

细赏一副青绿山水画,

看远山青绿,碧波悠悠,

满目清凉,顿生凉爽,好不惬意~

炎炎盛夏,把青山绿水带回家

故宫博物院藏明·丁云鹏《云山硃楼图扇页》源于故宫博物院官方微博

青绿山水画,

是用矿物质石青、石绿作为主色,

着色浓重、色彩清丽,

装饰性强,极富观赏性。

炎炎盛夏,把青山绿水带回家

南宋·佚名《仙山楼阁图页》源于故宫博物院官方微博

纵观古代绘画史,

早在山水画成为独立的画科前,

就已出现了青绿山水的雏形,

在北朝的敦煌莫高窟壁画、

东晋画家顾恺之的画作中都能看到影子。

这一时期,画家表现的画面

多是“人大于山,水不容泛”,

对山水的刻画古拙粗砺,简约自然。

炎炎盛夏,把青山绿水带回家

炎炎盛夏,把青山绿水带回家

炎炎盛夏,把青山绿水带回家

故宫博物院藏晋·顾恺之《洛神赋图卷》宋摹本(局部)源于故宫博物院官网

到隋唐,青绿山水迎来了第一个高峰。

张彦远《历代名画记》中有言:

“山水之变,始于吴(道子),

成于二李(思训、昭道)。”

炎炎盛夏,把青山绿水带回家

唐·莫高窟第217窟法华经变幻城喻品(局部)源于故宫博物院官方微博

北宋时,青绿山水一时间归于沉寂,

尽管也有如王诜的青绿山水画作,

但并没有出现特别耀目的作品。

直到北宋宋徽宗年间,

诞生了一位天才画家。

他如耀眼星辰划过天空,

改写了传统山水画的历史。

炎炎盛夏,把青山绿水带回家

故宫博物院藏南宋·佚名江上青峰图页源于故宫博物院官方微博

这位千年一遇的天才便是王希孟。

他在十八岁时,

创作出了宏幅巨制《千里江山图》。

这幅青绿山水长卷为绢本,

高51.5厘米,长达1191.5厘米,

约12米长,是宋代最长的山水画。

后人如此评价这幅画:“在古今丹青小景中,

自可独步千载,殆众星之孤月耳。”

只见长卷上峰峦起伏绵延,江河烟波浩淼,

气象万千,壮丽恢弘。山间高崖飞瀑,

曲径通幽,房舍屋宇点缀其间,

绿柳红花,长松修竹,景色秀丽宜人。

炎炎盛夏,把青山绿水带回家

故宫博物院藏宋·王希孟《千里江山图》卷局部之“峥嵘当曙空”源于《紫禁城》杂志

整幅长卷将景物大致分为六部分,

每部分均以山体为主要表现对象,

各部分之间或以长桥相连,或以流水沟通,

各段山水既相对独立、又相互关联,

巧妙地连成一体,

达到了步移景异的艺术效果。

多种构图方式:

高远、深远、平远的穿插使用,

使画面跌宕起伏,

富有强烈的韵律感,引人入胜。

炎炎盛夏,把青山绿水带回家

故宫博物院藏宋·王希孟《千里江山图》卷局部之“长桥卧波”源于《紫禁城》杂志

《千里江山图》中有如锦似绣的自然山水,

也有渔村野市、水榭亭台,

穿插以捕鱼、游玩的人物,

充满着浓郁的生活气息。

人物虽细小如豆,

但刻画入微,意态栩栩如生。

画风之细腻严整,

充分体现了北宋院体画的时代风格。

炎炎盛夏,把青山绿水带回家

故宫博物院藏宋·王希孟《千里江山图》局部源于故宫博物院官网

除了王希孟,宋代还出现了

如赵伯驹、赵伯骕等画家,

他们完善了青绿山水画的表现技巧,

并初步开始了青绿山水

和士人趣味的融合与探索。

明代画家们将青绿山水

与文人笔墨趣味相融合,

整体呈现出具有时代性的

“墨色清趣”的审美意涵。

到清代,一方面文人笔意更深入地

影响渗透到了青绿山水的创作中;

另一方面到清后期,

随着扬州、上海地区商品经济日渐繁荣,

以华嵒、任熊为代表的画家

形成了雅俗共赏的格调。

炎炎盛夏,把青山绿水带回家

故宫博物院藏明·文伯仁《溪桥策杖图扇页》源于故宫博物院官方微博

炎炎盛夏,把青山绿水带回家

故宫博物院藏清·任熊《十万图册》之万笏朝天源于故宫博物院官方微博

青绿山水,传承千年不歇。

满卷烟雾弥漫,云光翠影,

色彩清丽不俗,意境清新,

它记取了大好锦绣河山,

也默默记载了中华绘画艺术的灿烂辉煌。

炎炎盛夏,把青山绿水带回家

点击下方链接,进入故宫博物院文化创意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