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日一诗:“人世间的第一盏灯/就被母亲点亮”ll刚杰·索木东:马家窑,一尊陶罐的往事

 做好人好人好报 2019-07-10

读诗《马家窑,一尊陶罐的往事 来自冯站长之家 01:40

马家窑,一尊陶罐的往事

刚杰·索木东

听到洮水解冻,浪花喜悦

就可以走出地穴,收紧渔网了

讨论丰衣足食,为时尚早

抟泥成器,就能盛满春夏秋冬

血脉涌动的夜晚,以水为邻

人世间的第一盏灯

就被母亲点亮

绘上乌啼,绘上蛙鸣,再绘上狗吠

漫长的日子,就多出来了温暖的色彩

一条绳,开始打上成串的结

一些井口,就留下了瓦罐磕破的记忆

狩猎的男子,会是后来的王吗?

汲水的女孩儿,细心磨利一根骨刺

跃动在林间的那支谣曲

开始变得,羞羞答答

窖藏的谷粒散发出醉人的酒香

一匹马撞进家园,是很久以后的事儿了

第一个离乡的人,顺流而下

就发现了另一条大河

点评

刚杰·索木东的诗歌对日常生活中的内在温情始终有着一种新鲜如初的感悟,这也许是藏族文化带给他的一种情感禀赋。这使得几乎所有进入他眼中的事物,都被赋予了一层温润的光泽,如同陶瓷上所镀的那一层釉。即使是一个久远的历史片段,他也要用自己的想象去打磨它,摒弃它的粗粝、冷酷、尖锐的部分,而只显示它最柔软和最温暖的一面。这也正是他在《马家窑,一尊陶罐的往事》这首诗中想呈现给我们的东西。他从那些距今五千多年的马家窑彩陶上的神秘图案和纹路中,解读出了这样的生命信息,并一一还原成想象中的生活场景。问题是:在新时代,这样的诗意生活,如何可能?抑或它的确是一种真实存在过的事实?“抟泥成器,就能盛满春夏秋冬”“人世间的第一盏灯/就被母亲点亮”“绘上乌啼,绘上蛙鸣,再绘上狗吠/漫长的日子,就多出来了温暖的色彩”……事实上,索木东不过是要给他笔下的故乡甘南——洮河两岸那种永远温热的农牧生活方式,寻找一个图腾意义上的原型。无疑,他在一尊马家窑陶罐上找到了。(安少龙

刚杰·索木东藏族,又名来鑫华,甘肃卓尼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藏人文化网文学频道主编。著有诗集《故乡是甘南》。现供职于西北师大。

安少龙,甘肃民族师范学院汉语系教授。甘肃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教书之余兼及文学评论,曾获第二届甘肃文艺评论奖,第六届黄河文学奖。

投稿:自荐或推荐优秀原创且首发的诗作品,请发送至fzzzjtg@163.com, 本栏目主持人:李曙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