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崔俊芝:第九届中国智慧城市大会新闻发布会上的讲话

 chapter9 2019-07-10
崔俊芝:各位来宾、媒体朋友:大家好!
  现在,我代表大会学术指导委员会,介绍一下第九届中国智慧城市建设技术研讨会暨博览会大会和各个主论坛、分论坛的筹备情况。
  中国智慧城市建设技术研讨会的前身是中国数字城市技术研讨会,已经度过十四个年头,举办过八次。第九次大会将于今年11月3日-4日在北京举行。作为一名学者,我多次担任大会学术指导委员会主席,亲历了城市规划、建设、运营、管理与服务,从局部信息化走向数字城市与智慧城市,以信息化创新社会管理与服务的历程;在研讨会的主论坛、分论坛上聆听了众多领导、专家、学者和城市管理者就城市信息化的热点问题所进行的交流和研讨。刚才,唐总规划师已经做了介绍,第一次大会有诸多领导、专家、学者和城市管理者参加,共同研讨我们的城市信息化热点问题。
  信息科学和技术是当今世界发展最快、渗透力最大、影响面最广的高新技术,它与现代城市规划、建设、管理与服务相结合,正在深化社会管理,建设和谐社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第九届中国智慧城市建设技术研讨会”,将以“创新·融合·服务”与“大数据”为主题,紧密结合我国城镇化发展现状,创新运用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智能终端、3-S技术等集成化信息技术,将它们融合于城市规划、建设,社会管控与服务之中,探讨和解决数字城市和智慧城市建设及由此产生的“大数据”等科学技术问题,管理决策问题,并交流各自的实践经验。这是该综合交叉领域又一次重大的学术交流盛会。
  我们突出“创新·融合·服务”与“大数据”,是因为这九个字体现了当前数字城市和智慧城市建设的核心,“创新”是指每个城市必须发现各自城市规划、建设、社会管控与服务中的关键问题,做好数字城市和智慧城市的顶层设计,并且因地制宜、与时俱进地确定当前建设和实施的重点。“融合”是指必须创造性地将适度先进、可靠的信息技术融合于各自城市信息化总体框架之中。“服务”是指必须以提升政府管控和服务水平、提高服务效率、构建和谐社会为目标。“大数据”是指应当尽可能采用智能化方法和技术处理数字城市实施中产生的大数据,提高大数据的利用效率;及时发现城市运行中的问题,提高管理者决策的科学性和应急度,同时为百姓提供实实在在的好处,充分体现现代城的“智慧”特征。
  无论是10年前的“数字城市”,还是现在的“智慧城市”,其目标都是为了通过城市信息化提升政府管理和服务水平,提高管控效率,使市民充分享用现代城市中有形和无形的社会财富,促进社会和谐与可持续发展。
  联合国2012年发布的大数据白皮书指出,大数据对于联合国和各国政府来说是一个历史性的机遇,人们可以使用极为丰富的数据资源,对经济和社会问题进行前所未有的实时分析,帮助政府更好地应对社会和经济运行中的重大问题。
  本届大会将设置1个主论坛和10个分论坛。它们是:智慧城市高峰论坛暨市长高峰论坛--为大会的主论坛,届时将邀请九三学社、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国家遥感中心、总参谋部测绘导航局、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应用管理中心等单位的领导、专家、学者,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城市的领导就我国智慧城市的科学规划、顶层设计及其建设与运营问题进行研讨和经验交流。
  “智慧城市的共性支撑技术及应用”论坛,“智慧型”数字城管“暨社会综合管理与服务”论坛,“工程建设BIM技术应用”论坛,“智慧房产及房屋权属及生命期管理”、“智慧房产与房屋权属及生命期管理”论坛等为历次大会的常设论坛。这些论坛将根据结合智慧城市建设,研讨和交流相应的科学问题,新技术和新产品。
  我国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已经投入运行,它如何助跑智慧城市建设,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与服务,智能交通,城市安全与应急处理等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持 ,这是需要认真探讨的科学和技术问题。在上次智慧城市大会上,我们增设了“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在智慧城市中的应用”论坛和“大数据与智慧城市”论坛,得到了与会专家、学者的高度认可。本届大会将保留这两个论坛。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在智慧城市中的应用”论坛将邀请各省市测绘地理信息局,导航硬件和服务商,国产GIS平台、电子地图与互联网地图提供商,数字城市建设者,共同探讨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对城市信息化带来的机遇和挑战,研讨其产业发展的前景。
  “大数据与智慧城市”论坛,将对物联网、云计算、移动互联网、智能感知终端应用的关键技术,大数据的分析模型和算法,智慧城市中大数据的共享机制,大数据共建中的信息安全,大数据的集成、管理与服务模式等进行研讨。
  根据行业热点,本届大会新增设了“智慧城市运营及投融资”论坛、“信息网络安全”论坛、“住房公积金与住房金融信息化”论坛、“智慧城市公众服务”论坛等。
  未来10~20年,新型“城镇化”将是“拉动内需”发展的新增长极,在此期间,庞大的社会资本将会随金融市场的不断开放,深度融入新型“城镇化”进程。本次大会增设的“智慧城市运营及投融资”论坛将主要探索智慧城市建设融资模式和途径,总结和交流全国各地在智慧城市建设投融资方面的好经验。
  互联网的信息安全是关系到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重要问题,其重要性正随着全球信息化步伐的加快而日益加深。“信息网络安全高层” 论坛将围绕我国网络信息安全所面临的“网络威胁多元化、病毒传播形式多样化以及全社会网络信息安全意识薄弱”等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进行研讨。
  “住房公积金与住房金融信息化” 论坛将邀请全国各省市国土局、房屋管理局,住房和城乡建设厅主管领导,把脉住房资金管理的信息化建设问题。
  2013年国务院发布了《关于促进信息消费扩大内需的若干意见》,提出要促进公共信息资源共享和开发利用,以提升民生领域信息服务水平。为此,本次大会特别增设了“智慧城市公众服务” 论坛。该论坛将讨论网络通讯、二维码、IC卡、物联网、空间信息等信息技术在公共安全、智慧交通、智慧社区等公众日常生活方面的应用技术。
  从住房与城乡建设行业信息化,到数字城市-智慧城市,中国的城市(或城镇)信息化取得了不容磨灭的成就,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当然也汲取了不少教训。
  各位来宾,媒体朋友们,数字城市与智慧城市建设不能照抄照搬,让我们紧密围绕本次大会的主题--“创新·融合·服务”与“大数据”,创新性地将现代信息技术,融合于现代城市规划、建设、管理与服务之中,发展相关的大数据科学,为实现精细化社会管控,全体市民充分方便地享用城市所有有形与无形的社会资源,建设有中国特色的城市信息化体系做出我们的贡献。
  谢谢诸位!
  (以上内容为大会学术指导委员会主席、中国工程院院士崔俊芝在新闻发布会上讲话速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