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吃饭的人,都不简单 李思圆/节选 ![]() 看一个人如何吃饭,就能大致看出他的生活方式和品质,甚至是为人的修养,处事的状态,以及其中所浸透的人生价值观。曾经的你,是不是这样的:经常饱一顿饿一顿,想吃时才吃,不想吃时就不吃,甚至拿自己的身体跟不开心的人和事赌气。而现在的你,却是这样的:还没到饭点,就张罗着待会儿吃什么。有时不饿,但也会勉强自己多少也要吃点。 而这样的转变,表面上,是你开始注重自己的身体,开始爱惜自己,懂得了照顾自己。更深层次来说,这是成熟的一种体现。因为你身上的担子,越来越重,你的责任,越来越大,你再也不敢任性,不敢放肆,不敢透支身体。你还要依靠它,努力工作,努力生活,努力去撑起你必须要撑起的天。 有个成语叫做“身不由己”,是说,一个人的行为不由自己做主,当然也可以解释为:一个成年人的身体,并非仅仅属于他自己,更多时候,是属于事业,家庭,以及需要照料的老人和孩子。不吃饭,是一种高调的任性。但好好吃饭,却是一种低调的承担。 有一位学僧曾问禅师:“和尚最近怎么用功?”禅师答:“饥来吃饭困来眠。”学僧不解又问,“平常人不也吃饭睡觉?这也叫修行吗?”禅师又答:“平常人吃饭时千般计较,不肯乖乖吃饭;睡觉时百般思索,不肯乖乖睡觉。” 有的人,遇到点麻烦和困难,就寝食难安。而有的人,即便面对疾风骤雨,也能风平浪静地安心吃下一日三餐。有太多时刻,我们拿不起、放不下、忘不掉,把太多烦恼、忧愁、不如意放在心中,纠缠不清、无法挣脱、庸人自扰。 一直很喜欢苏东坡,不仅因为他诗写得好,也因为他达观的心态。他一生文采出众,但仕途坎坷,即便数次被贬,也不改做人本色。元丰三年,被贬黄州。那里当时气候恶劣,条件破陋,但他却写出了《初到黄州》。 自笑平生为口忙,老来事业转荒唐。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逐客不妨员外置,诗人例作水曹郎。只惭无补丝毫事,尚费官家压酒囊。即便命运多舛,也未影响他对生活虔诚的热爱。 人一旦放宽心,世界也就宽了。一旦想得开,路子也就开了。一旦拥有海一般的度量,自然就能做到波澜不惊。重要的从来不是我们有着怎样的境遇,而是我们是否有一颗豁达的心,去包容,去消解,去接纳这一切不完美。 其实人这一生,无论贫穷还是富裕,都会经历许多苦和难。也许如今的你,还不足以应付这一切,但只要不断学习,进步和提升,我们终将成为更好的自己。所以不必急躁,也不必慌张,更不必惴惴不安。 饭要一口一口吃,路要一步一步走,耐心一点, 沉着一点,平和一点,你总要相信,没有什么,是过不去的坎。好好吃饭,好好过日子,好好去感受这美好的一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