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幸福是多数人追求的基本人生目标,也是朴素的人生观体现。大家平常听周围人所说的天天快乐和日日潇洒等,看似幸福,但繁华之后,谁又能理解寂寞的孤独?因为这种快乐只是感官一时受外界的刺激和影响,所产生的愉悦表现,一旦失去外界影响力减弱或消失,这种感觉也就消失云散。恰似举杯消愁愁更愁,挥刀砍水水更流,金钱带来的快乐,荣誉带来的兴奋和被爱带来的美的感觉等等,这些快乐的感觉不是你想象中的终极幸福。 幸福,是指一个人得到满足而产生的喜悦,并希望一直保持现状的心理情绪。积极心理学之父马丁-赛利格曼把幸福分为三个维度:快乐、投入、意义。其意义在于每个维度的幸福都是好的,但是将浅层次的快乐转化为深远的满足感和持久的幸福感是一件益处更大的事情。也就是说终极的幸福需要拼搏中得到满足而快乐、更要积极持续投入并理性思考、最终呈现广泛而又深远的意义。 快乐只是幸福的初级维度。快乐是人类精神上的一种愉悦,是一种心灵上的满足,是内心由内到外感受到一种非常舒服的感觉,比喻人的一种开心和高兴的状态。生活中人们心中各种各样的满足都会带来快乐,有追求和向往,得到满足就会产生心理上愉悦。饥饿时有一顿美食充饥,瞬间会有饱腹感的快乐;孤独时有友情的相伴,很快会产生被爱和关心的快乐;努力拼搏之后,产生和得到了预期的回报,即时有一种兴奋的快乐等等,这些都是人类本能感官上的心理表现,也就是说普通动物在得到生理满足时,也会有这种表现,如此说来,人类是高级动物,快乐要有,但不是高级追求,快乐只能划分到人类动物性需求部分,而非人类社会性需求类别。其标志在于快乐来源于外界的影响而产生,同时,外界影响消失,快乐也将消失,对外界事物的依赖性和时效短期性决定了快乐的不稳定性和非长久性。所以快乐只是幸福的初级维度,基础层面。 投入是追求幸福必要途径。快乐的不稳定性和易逝性体现了其感性特点,也就是说是非理性的存在结果,这个特点就决定了人类要追求更持久的快乐,达到幸福,必须理性地追求,包括理性思考、科学分析、努力奋斗和严格自律等手段,也就是说要投入很多,包括智力、体力和财力等,这也是历史上被公认的伟大的人都是努力奋斗的人,这种伟大就是其生命最大的幸福,也是其之所以伟大而一直坚持不懈的精神动力和追求。对于所有人而言,生命的有限性决定了他或她必须要在这条线段上不断增加界面的宽度和深度,有所追求,而不是像普通动物一样安于现状,等待一生而终,这是人类的伟大,这是人类的高级,也是人的社会本能,而非动物本能。所以每个人都有心中的梦想,哪怕只是想一想而已,也是生命的精彩,就这一想,也是幸福的投入过程,有意义。 意义成为幸福的代名词。哲学层面的深层次概念很多难以讲清,能讲清的也不值得再去反复被大家所追求和诠释。如果真要给幸福下一个确切的定义,那就用有意义来代言,毕竟人类有追求幸福的权利,有追求幸福的目标,这个目标如果界定在某个具体的物体上,那是违背宇宙无限规律的,所以笼统的表达也许更能激发人们更好生活,更好理解生命的意义,更好演绎每个人精彩的一生。人类的进步也正是在不断投入、努力追求和向往有意义的循环中进步发展。作为个人知足常乐、不懈努力、追求有意义的事情,这个过程才是幸福。换句话说:从生命的起点开始,不断地奔跑,迎接生命终点,这就是生命的意义,幸福的全部。 如士兵许三多所言:努力,我觉得有意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