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药蟾酥的养生用途

 木之林123 2019-07-10

蟾酥的功效与作用

解毒,止痛,开窍醒神。用于痈疽疔疮,咽喉肿痛,中暑神昏,痧胀腹痛吐泻。

1.解毒消肿止痛(痈疽疔疮,咽喉肿痛,龋齿作痛证)用治咽喉肿痛及痈疖,常与牛黄、冰片等同用,如六神丸;用治龋齿作痛,可单用本品研细,少许点患处。本品无论内服或外用,其效较佳。

2.开窍醒神(腹痛吐泻,窍闭神昏证)用治暑湿秽浊或饮食不洁所致腹痛,吐泻不止,甚则神昏,常与麝香、雄黄等同用,如蟾酥丸。

蟾酥主治

用于痧胀腹痛、吐泻不止、晕厥,以及热毒蕴积、痰火郁结、火毒上攻等引起的多种热毒疮肿、恶疮瘰疬、咽喉肿痛溃烂、各种牙痛、割治疼痛、小儿疳积等症。

蟾酥禁忌

过量可致中毒,见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头昏、头痛,甚或神志昏迷、面色苍白、四肢厥冷、脉搏微弱、心律失常等,心电图的表现酷似洋地黄中毒。

湿热症及体质虚弱者慎用。

孕妇忌用。儿童忌用。

不可超量、久 服。不可入目。

蟾酥食用方法

多外用,研粉调敷或掺膏药内贴患处。内服多入丸、散,每次0.015~0.03g。

蟾酥选方

1、治疔肿:蟾酥一枚,为末,以白面和黄丹丸如麦颗状,针破患处,以一粒纳之

2、治喉比痹:皂角、草乌头各等分。研细末,用蟾酥调合为小丸(小豆大)。每研一丸,点患处。

蟾酥药用部位

为蟾蜍科动物中华大蟾蜍或黑眶蟾蜍等的耳后腺及皮肤腺分泌的白色浆液。

蟾酥选购保存

以棕红色、质朋亮、有光泽、断面角质状、沾水即泛白色者为佳。

蟾酥的功效与作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