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鸠摩智最后去哪了?没有隐退,晚年还创出一门神功,被张无忌学去

 耳东话史 2022-02-28

读金庸作品与其他作品最大的不同点是什么?除了笔者在之前文章提到过他善于将历史元素融入武侠的故事,造成一种历史与武侠的交融之感外,金庸笔下的角色塑造堪称一绝,你很难找到他笔下哪个角色是绝对的脸谱化,在其他的武侠作品中难免出现好人就一路好到底,而恶人则是一门心思的作恶的情况,金庸很好的避免了这一点,纵观金庸全书,你很难找到哪个反派是纯粹的恶,似乎他们都会有各种各样的苦衷,举个最典型的例子,《神雕侠侣》一书中登场的金轮法王即是如此,他与中原群雄作对,甚至是全书最大的反派,但你说他是恶人却是不妥的,他甚至在面对郭襄时表露出了一种师父对徒弟的惜才之心,他对郭襄是真心疼爱,可惜因为宋蒙立场,他不得不与中原群雄为敌,最终战死。

(鸠摩智剧照)

而本文要聊的这位反派人物也是一样,此人既是登场与《天龙八部》一书中的吐蕃国师“大轮明王”鸠摩智,他也和那金轮法王一样,并非是个纯粹的大恶人,甚至在原著中他都根本没有杀过什么人,他是个单纯的武痴,只想收集天下武学,追求更高的武学境界,所以他身上有各家武学。

鸠摩智曾经一人独闯大理天龙寺,后来又只身挑战少林,可以说凭借一招小无相功他几乎已成天下武功的百科全书了,无奈到最后却是因为走火入魔而被段誉吸走了毕生功力,沦为一个废人,他也因此彻底被洗白,说是回到吐蕃成为一代高僧,似乎原著中的鸠摩智的故事到这也就告一段落了,《天龙八部》的剧情之后这人便再没出现过,然而也许还有一种可能,他出现过,只是多数人没注意到罢了。

话说在《倚天屠龙记》中是提到了一门绝世武功的诞生过程,它就是基于《九阴真经》创作出来的《九阳真经》,《九阳真经》这门功夫有多强?这一点在张三丰、郭襄身上已经得到了体现,原著中张三丰、郭襄以及无色禅师是从觉远大师那儿学了《九阳真经》的残卷,接着他们分别以此自创了武当九阳功、峨嵋九阳功以及少林九阳功,少林派因此从火工头陀事件中重新振作,而张三丰和郭襄更是不得了,各自开宗立派成为一代宗师。

(僧人剧照)

学了残卷的《九阳神功》尚且能够开宗立派,那么学全了这门功夫的张无忌就更不用说了,放眼整部《倚天屠龙记》几乎没有任何一个角色能够在单打独斗时在张无忌身上占到便宜,不用说那周芷若,那明显是张无忌放水,而三渡则是三打一,就更不用说了,《九阳真经》堪称射雕三部曲第一神功,然而创出这门功夫的斗酒僧究竟是谁?

(九阴真经剧照)

根据原著给出的信息来看,这人应该是德高望重的,毕竟他能够与王重阳这种级别的宗师斗酒,只有两种可能,要不就是武功胜过王重阳,要不就是江湖地位远超王重阳,才能够有资格与王重阳以酒代比武,于是多数读者认为此人是虚竹,然而虚竹是个汉人,那《九阴真经》中可是有梵文的,再加上虚竹不过是个学武功的人,他根本不具备自创武功的资质,所以这人多半不是虚竹,而是本文的主角鸠摩智。

(少年张无忌剧照)

鸠摩智乃是吐蕃人士,吐蕃受印度文明影响极深,连文字都是由梵文改编的,所以鸠摩智应该也是能够读懂梵文的,再加上鸠摩智早已改邪归正,凭借自己多年的武学历练,他完全有可能东山再起,读了这《九阴真经》之后又感悟出一门全新的《九阳真经》,显然鸠摩智比虚竹更像是那位“斗酒僧”。

鸠摩智作为一位武痴,虽然被段誉吸走一身功力,也许不过是解除了他对武学的执着,不再强迫自己学更多武功,但内心对于武学的向往却是依旧存在,于是才会在多年之后再度出山找到王重阳观看《九阴真经》,最后悟出《九阳真经》造福了后世武林,便宜了张无忌这小子,也许这才是鸠摩智这个角色完整的人生。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