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学医当先学《易》

 半点寒心 2019-07-10

《易经》是中国文化宝库中最古老的典籍之一,历代学者称其为“群经之首”。

唐代孙思邈云:“不知《易》不足以为大医。”明代张介宾更有《医易》之著,以为“医易相通,理无二致”。

自从孔子“治《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经”(《庄子·天运》)之后,就出现了《易》学。

在中国文化史上,由秦、汉迄今,学者研究《易经》见仁见智,各抒所见。在清代《四库全书》十三经历代疏注中,《易》四百七十六部, 其数远超春秋百家之言。乾隆、嘉庆以后,有关的著述尤多。 综观《易》学的发展,自秦、汉以来,大致有以象、数研究为主的 “汉易”和以儒理为说的儒家《易》学派。

《易·系辞》曰:“《易》之为书也,广大悉备。”《易》理邃密难穷。 历来《易》学研究,涉及的方面甚多,包括占卜、灾祥、谶纬、老庄、 儒理、史事、丹道、堪舆、星象等,当然也有关医学。《礼记·经解》早就说过“絜静精微而不贼,则深于《易》者也”,指出了研究《易经》的正确方向。

《易经》本为上古卜筮之书,后经周文王整理注述,将其思想范围拓展到“天人之际”的学术领域,复经孔子研究传述,遂成为诸子百家 学术思想的源泉。因而,如欲研究中国文化而不从《易经》探本,显然是“数典忘祖”;若研究中医学而不从《易经》寻源,更无异于“缘木求鱼”。

往昔医学家早已明白此理,唐代孙思邈故云:“不知《易》不足以为大医。”明·张介宾更有《医易》之著,以为“医易相通,理无二致”。

事实确然如此。通过研究,我们发现《易经》与传统中医学的关系之密切难分,似乎出人意表。

举其大概而言:首先,《易经》的天地人 “三才”观念,决定了中医学“天地人”医学模式。《盐铁论》云:“《易》 明于阴阳。”《易经》的阴阳变易之理,则是中医阴阳学说的先导。又如 “精气为物,游魂为变”的观点,乃属于精、气、神生命观内容。《易经》 所说“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启发了《素问》关于生、 长、化、收、藏的“生化”理论。

至于“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的思想,关系到中医学所反复强调的“上工治未病”。“日新”和“与时偕行”,以及化裁变通的观念,始终激励着医家的创新精神,促进了中医学术的发展。

《易经》“远取诸物,近取诸身”,比物立象,因象得理。其认识和思维推理方式,对中医学术理论的确立有重要影响。在《易》六十四卦中, 如乾、坤、坎、离、否、泰、既济、未济……与中医学的许多具体学术内容密切相关。凡此等之,更仆难数。

明·张介宾《类经附翼·医易》说:“《易》者,易也,具阴阳动静 之妙;医者,意也,和阴阳消长之机。虽阴阳已备于《内经》,而变化莫 大于《周易》。故天人一理也,一此阴阳也。岂非医《易》相通,理无二致!”

总之,医学家以《易》启医,以医证《易》,不仅促进了中医学术的发展,而且对于《易》学研究也不无小补。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推荐,中医出版供稿,内容选自《经子医读·天人性情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