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水浒妙笔:宋江给晁盖报信时,为何故意慢慢离开郓城县?

 多了就哭了 2019-07-10

《浅说水浒》第265期(文/焦目)

我们今天所看到的水浒,是综合宋元年间的话本、杂剧等,经施耐庵编辑和再创作后,才最终形成的书。从这一点来说,《水浒传》与《西游记》《三国演义》一样。但是,有时候不得不承认,编辑整理和再创作,可以让故事大放光彩,流传千古。不过,正因为故事很精彩,导致鲜有人知其文学价值。https://www.

幸而金圣叹先生点评过水浒,说出了其中许多的作者妙笔,令人茅塞顿开。

比如晁盖等人劫取生辰纲事件败露之后,济州府的观察何涛,带人上郓城县抓人,宋江得知后,就去给晁盖报信。当时,书中是这样讲述宋江报信过程的。

(宋江)离了茶坊,飞也似跑到下处,先分付伴当去叫直司在茶坊门前伺候,“若知县坐堂时,便可去菜坊里安抚那公人道,‘押司稳便,’叫他略待一待。”却自槽上了马,牵出后门外去;袖了鞭子,慌忙的跳上马,慢慢地离了县治;出得东门,打上两鞭,那马拨喇喇的望东溪村撺将去。——《水浒传》

前一句,宋江吩咐伴当,是为了稳住何涛,防止何涛先行见了知县大人,这样宋江就不能去给晁盖报信了。否则,报信途中,还可能撞见来抓晁盖的何涛,那麻烦就更大了。后一句说宋江骑马、别看只是上马打两鞭,实际上这里非常有讲究。

首先,宋江是从后门出去的。

为什么要从后门出去呢?因为宋江不是正常办公,他是要去给晁盖报信。从前门走,会有很多人认识他,找他办事的人也不少,万一碰到熟人,耽误时间不说,还会引起别人注意,毕竟这会儿知县还没上班呢,宋江一个押司,又忙活什么呢?再者说,万一日后查起来,也会留下人证,说某天早晨看到宋押司骑着马,不知道去哪了。

其次,宋江是慢慢离开县治的。

按理说,上了马之后,宋江应该赶紧快马加鞭,尽快赶到晁盖所在的东溪村。可宋江为何要“慢慢离开县治”呢?这正是宋江的聪明之处,因为当时还是县治(县衙忠心),公人多,官差多,这个时候,宋江如果急急忙忙地就加速,容易碰到人不说,关键是会造成不小的动静。

如此一来,就容易被别人注意到了。说不定,还会引起何涛的注意。所以,宋江一定要慢慢地离开,脸上表情也要显出悠然自得的样子,一副没事人的样子。这样别人就不会注意到他,等到离开县治,彻底安全了,宋江这才甩鞭打马,以最快的速度到达东溪村,给晁盖报信。

从“拨喇喇”“撺”等词也可以发现,马已经加足了速度。

看到了吧,仅仅是一个骑马报信的过程,宋江就特别小心翼翼。如果不注意这些细节,就不会发现作者的妙笔。需要注意的是,宋江是突然知道这件事的,并没有准备,而他这骑马、上马却没有丝毫犹豫、慌乱,一切都那么自然、流畅,这只能说明一件事:宋江不是第一次干这种事了,他已经有经验了。

这正是宋江出场时,作者介绍所说的“吏道纯熟”。什么叫“吏道”?就是做小吏的生存法。比如,什么时候做,能做什么事,怎么做好等等。连金圣叹都说,宋江就上个马,都是权术。

事实上,宋江还给自己留了后路。

宋江道:“观察久等。却被村里有个亲戚,在下处说些家务,因此耽搁了些。”——《水浒传》

显然,宋江还是担心别人看到他骑马飞奔,所以说村里有亲戚耽误了他。这样即便日后要查这件事,宋江也可以说“我当时被亲戚缠住了”,这样他就有了骑马回去的合理借口。

您看,短短几句话,就把宋江的心思刻画出来了。如此读水浒,才能发现作者的苦心,才能发现名著的魅力。总是阴谋论,会让人变得不够阳光,遇到人和事都难免会阴谋看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