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人长寿是伪命题?《黄帝内经》中的上古真人都很长寿是真的吗

 九州君子好人 2019-07-10

按照现代医学的说法,古人的寿命是不长的,我国人均寿命也是近现代以来由于医疗卫生的发展才逐渐增长起来的,在我们大多数人的印象中,古人长寿者并不多,要不是也不会办什么千叟宴来隆重庆祝高龄老人颐养天年了。传说彭祖活了八百八十岁,但是历史并不可靠,更有甚者,说彭祖的计岁方式和我们现在不同,用的是小花甲计年,也就是说60天算1岁,他活了140多岁。

按照古代医学理论的说法,人的“天年”应该是120岁,而没有活到60岁的都算“夭折”,对现在人来说,我们也很少有人能够活到自己的本分的,在我国的重量级医学典籍《黄帝内经》中,一开篇就提到上古时期人们的生活状态,用里面的话来说,就是“上古之人皆度百岁”,在那么遥远甚至可以说物质贫乏、蛮荒的年代,人们都能那样长寿吗?古人是否在夸大其词呢?还是真有所谓的长寿秘诀被古人掌握,而今人却浑然不知的呢?

我们先来看《黄帝内经》中岐伯揭示的古人养生之术,岐伯说“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我们先来分析一下这些要件我们现代人是否做到了。

首先要想长寿的一个要诀就是要懂得“道”,自己的行为要合乎“道”,具体表现为,懂阴阳和术数,可见古人长寿是在了解宇宙自然的基础上有了自我意识,注重养生而有意为之的,绝不是无知地生活,凡事都讲求天人合一。

其次,说到了饮食,这是决定一个人能否长寿的关键点,可见很久以前人们就发现饮食无度是最伤身体的,作为人来说,有节制,有自我约束,是人类的一大进步。还提到了起居有常,这就说到了人体的生物钟的问题,我们要养成按时睡眠和起床的习惯,这是古人的一大领悟。

再次,讲到了不妄作劳,不是以酒为浆,以妄为常的生活,活着,不是让你肆意妄为的,你痛快一时,往往让你付出惨痛的代价。福祸无门,惟人自招,现在很多人病急乱投医,为什么就不能在生病的同时先反思一下自己是怎么招致了这样的病,找到病因有时候比盲目地看病吃药更重要。

最后,提到了一个重要的思想,就是形与神俱,现在很多人,在忙碌的生活中,早就把“神”丢到了一边,根本不知道什么是幸福,根本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这样做,根本不知道自己究竟想要什么样的生活,甚至连自己都看不清自己,尤其现代人,面对电子产品,表情麻木呆滞,把自己活在了那个“小盒子”里,不与天地接触,哪来的精气神呢?

从现代的角度来看,岐伯的说法依然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所以说上古时期的人寿命能够超过百岁是可信的,因为古人也没有拿几千岁,几万岁来忽悠后代,但是这是不是普遍现象就不得而知了,有可能是个例,因为古代的医疗卫生条件是比较艰苦的,而且战争频发,在那种情况下,寿命短暂也就无可厚非了,而且遇到大的瘟疫,往往会连锁反应,没有现代发达的医疗体系支撑。所以,个人观点认为,《黄帝内经》中的说法是可信的,但并不是普遍现象。

图片来自网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