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腹产技术是培养无菌小鼠、悉生小鼠和SPF小鼠的必备技术。虽然用药物方法能排除小鼠体内外各种病源或非病源性微生物,但很难达到彻底排除的目的,且由于使用药物将可能影响以后的某些动物实验结果,故这种方法不科学,而剖腹产技术才是培养无菌小鼠、悉生小鼠、SPF小鼠的必经途径。 剖腹产技术起源于十九世纪后期,近年来随着各门科学技术的发展,实验动物工作得到迅速的发展。开放条件下饲养的普通动物由于其实验时的一致性和重复性差,用这种普通动物做实验对实验及实验结果的准确性有很大的影响,而SPF动物、悉生动物和无菌动物用于动物实验,其重复性和一致性比较好,故已成为必备实验动物(而开放条件下饲养的小鼠只能做教学用),这样,剖腹产技术显得更加重要了。 剖腹产技术是净化动物的一个手段。它能排除普通动物所携带的一切微生物和寄生虫(包括细菌、衣原体、支原体、立克次体、螺旋体、真菌、放线菌和大部分病毒与寄生虫,排除能经胎盘垂直感染的病毒和寄生虫)。 小鼠剖腹产是指在无菌室内,将临近分娩的鼠处死(或麻醉),经无菌手段剖腹取出子宫并做好结扎,再将子宫通过消毒槽进入剖腹产隔离器,然后再剖开子宫取出小鼠。小鼠剖腹产技术实际是指子宫摘除术的意思,而大动物才是名副其实的剖腹产。 一、器材与条件 1.整个操作环境必须在35℃~37℃,最好能保持37℃。 2.整个操作最好在无菌室内,这样能减少污染的机会。 3.无菌室、剖腹手术隔离器、手术器械,主要是眼科剪子和镊子,脱脂棉(消毒过)、电热切刀、牙签、过氧乙酸、新洁尔灭等。 二、操作步骤 1.如果不采用人工哺乳方法(附人工哺乳,乳汁配制方法)采用代乳鼠代乳,做剖腹产的母鼠,应晚于隔离器中的代乳鼠1~2d交配妊娠(以检查阴栓为准)。 2.隔离器中的代乳鼠产后1~2d,做剖腹产取新生幼鼠。对做剖腹产的母鼠应做好剖腹产前的检查,以防剖腹产时过早或过晚。 3.处死或麻醉的做剖腹产的母鼠应在消毒液中浸泡2min左右。 消毒灭菌液: A 福尔马林 20% 季铵 5% 苄烷氨水 75% B 过氧乙酸 2% C 碘酊 5%(也有人主张采用腹部碘酊消毒灭菌) 4.做剖腹产母鼠的处死方法,一般都主张采用颈椎脱位法处死,也有人主张用氟烷吸入麻醉(大动物只有这种方法),都不主张用化学药物以免给胎儿带来不良影响。处死时要迅速,避免强烈挣扎。 5.将处死的妊娠鼠固定,并剖开腹腔,显露子宫,以外科结扎子宫颈(和输卵管),取下子宫,进入过渡槽中。通过过度槽移入隔离器中。 6.过渡槽中的消毒灭菌液: A 过氧乙酸 0.2% B 新洁尔灭 0.5% 7.在隔离器中用剪子剪开子宫壁,分离开胎盘取出胎儿,用消毒纱布(棉)擦拭鼻口及全身并促使呼吸,然后用电热刀切断脐带。 8.以上整个剖腹产过程所用的时间不要超过10min,然后将剖腹所得到的新生儿进行人工哺乳或转送给代乳鼠,送给时应与其代乳鼠用的垫料相混或与乳鼠接触,使其气味相同,便于代乳。 9.剖腹产后得到的新仔鼠,在经微生物监测确认无污染时,经过传递筒,传送到饲养繁殖隔离器中。在没有无菌代乳鼠时,常需要经过数代连续剖腹产术后,才能获得无菌鼠,通过代乳鼠方法可建立其他品系的无菌动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