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田第四代普锐斯混合动力技术 第四代普锐斯对其节油技术进行了集体更新,包括重新设计的发动机;电池,电源控制单元(PCU)和电机的高度优化和小型化;和改进的混合动力系统。其各个单元经过改进,效率和性能更高,因此第四代普锐斯JC08模式燃油效率达到了40.8km / L(使用日本 JC08 循环测量油耗)。 第四代普锐斯配备2ZR-FXE 1.8L四缸发动机,与第3代普锐斯具有相同的结构,但新车型经过严格调校后发动机的最高热效率达到了40%。而排气系统采用后排气布局,与之前的型号相同。因为从发动机到催化剂的距离更短,并且排气温度保持在不会降低太多的最佳水平。 四代普锐斯发动机总成 进气口形状的改变 第一个改进是基于“滚流”的分析改变进气口的形状。使燃烧室内的气流更强,有利于燃料的充分燃烧。 进气管中的废气再循环(EGR)管道 管道的加粗允许更多的EGR气体均匀地进入每个气缸。 进气管上的EGR通道 双向冷却系统 第四代普锐斯采用了创新技术,可在保持足够的加热器性能的同时提高热效率。 在传统发动机中,冷却液的流过分为两个过程: ①一个到发动机本身。 ②另一个到废热回收和加热器单元。 四代普锐斯还在散热器前面安装了一个格栅百叶窗,可根据驾驶和预热条件自动打开和关闭。当由冷却液冷却时,格栅百叶窗关闭。这样可以减少通过散热器的空气量,从而加速预热并减少热量损失。此外,更新的废热回收系统从排气系统回收热量,这也改善了预热性能并使热损失最小化。这样可以提高整体的热效率。 安装在散热器前面的格栅百叶窗 新设计的气缸体水套隔圈 为了通过气缸孔区域实现优化的冷却,采用了由不锈钢和泡沫橡胶组成的水套间隔件。该技术通过使气缸上止点和气缸下制止点的膨胀系数均匀,来实现燃烧效率。 水套间隔件 第四代普锐斯最大的变化是混合动力驱动桥。第三代普锐斯的车型使用带有两个行星齿轮的混合动力驱动桥,但在四代普锐斯中,减速齿轮机构已改为平行齿轮,从而提高了传动效率。该结构可使机械损失减少了约20%左右。 三代普锐斯、四代普锐斯驱动桥 该技术使用低损耗元件和其他改进,功率控制单元(PCU)降低了约20%左右的额外损耗。单位尺寸从之前型号的12.6L减少了33%至8.2L。 新的变频器控制单元 第四代普锐斯可以使用两种类型的动力电池组(即锂离子电池和镍氢电池)。锂离子电池已经从以前型号的39.4L镍氢电池显着小型化到30.5L。新的镍氢电池也已经小型化到35.5L,该动力电池安装在后排座椅下面。 后排座椅下面的锂离子动力电池组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