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大家好,我是助理小甜甜阿南,Alice又出去浪了,就由我来代班。 今天咱就不聊保险了,聊一些别的话题吧。 我身边有不少小姐姐,都挺优秀的,工作能力强,性格也很好,但是好多都单身着… 有时候我们在一起聊天,大家都觉得现在对象好难找,不知道好男生都去哪里了呀。 有的小姐姐,也已经做好了这辈子不结婚的打算,就算一个人过,生活也一样多姿多彩。 记得几个月前看到一篇文章,说中国的结婚率创新低,而上海的结婚率最低,只有4.4‰… 越是经济发达的地方,结婚率越低,国外也是这个规律,不过4.4‰也太低了点吧。 有数据统计,全国单身人群最多的城市,北京、深圳、上海、广州稳居前四位,男女占比基本持平。 而在这些大城市中,越来越多的女生开始选择晚婚,甚至不愿结婚,这是为什么呢? 二 这是一个被大家吐槽很多的话题,争论得比较激励。 这里面有一些是自身的原因,当然也少不了社会的原因。 其实从我的角度来看,不想结婚这句话,都是说给别人听的,只有自己心里明白,之所以不结婚,是因为没有找到想结婚的对象呗。 而要在大城市找到适合的对象,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虽然从总的人口结构来看,中国是男多女少,注定有一大批男生要打光棍了。 不过在大城市里,单身的男女比例是差不多的,而女生在择偶方面天然的“劣势”,就使得“剩女”问题在大城市尤为突出了。 在我们的传统观念里,女生找对象是向上兼容的,也就是说,大多数女生都希望找比自己更优秀的男生。 兼容的条件,可以是年龄、学历、收入,当然房子是重点。 而男生就不一样,优秀的男生可以找同样优秀的女生(可能女生还不一定看得上同等条件的男生),也可以向下兼容,找条件不如自己的女生。 教育部有一个数据,我国自2010年以来的本科毕业生,女比男的比例差不多是110:100,而且学历越高,女性比例越高。 那么在大城市中,高等教育更普及,优秀的女生就更多了,随着她们自身能力和收入的提高,对另一半的要求也就更高。 另外,在大家的观念里,对男女生优秀的标准有些不同。 对于男生来说,长得帅、学历高、性格好、工作好,有钱有房,都能达到那就是优秀。 如果某方面有一些短板,那么需要另一方面的长板来弥补。 而对于女生来说,优秀的标准就不同了,受过好的教育、有体面的工作、知书达理、温柔体贴、形象好等等,都可以说是挺优秀的。 这样的差异就导致了,被称为优秀的男生不多,而差不多条件的女生又很多,女生在择偶上的竞争对手也就多了。 有些女生已经大幅降低择偶标准了,仍然找不到相匹配的人。 因为即使在那个层面,还是优秀的男生少,同等条件的女生多,竞争同样很激烈。 三 有些女生不愿意结婚,也是有很多的无奈。 在大城市中,生活和工作的节奏很快,996的工作模式已经成为常态,很难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去恋爱。 我有一次就看到一位小姐姐,在相亲的时候还在不停的接工作电话,忙得停不下来。 当所有的时间都被工作占据,工作和爱情怎样平衡,对职场青年来说,是一道难题。 忙和累,是职场青年的常态,难得的空闲时间只想在家多休息一下。 而且在职场上摸爬滚打之后,不再是曾经的天真烂漫,也不敢敞开心扉,只会变得越来越理性。 但爱情是需要冲动和感性的,于是渐渐就失去了爱的能力。 有一句话说得好,“城市磨光了一个人去探索另一个人的耐心,磨光了一个人敢不顾一切的勇气。” 有些女生不愿意结婚,也是因为不想委屈自己。 在长辈的观念里,结婚是人生命中必须要完成的一件事,所以我们都受到过很多来自长辈的催婚的压力吧。 而在我们这一代人的眼中,结婚并不是唯一的选择。 从经济学的角度,可以把婚姻看作是男女基于各自的生理优势建立的共同投资,目的是谋求利益最大化。 如果婚姻没有让生活变得更好,反而拉低了生活质量的话,那么很多人就不愿意结婚了。 女生单身时都是小公主,结婚后,可能会成为一个家庭保姆,巨大的落差,让不少女生对婚姻望而却步。 所以选择结婚,是因为真的喜欢一个人,并且愿意进入婚姻的状态。 在没遇到对的人之前,绝不将就。 我认识很多小姐姐,都很独立,有的自己赚钱买房买车,追求着自己想要的生活。 对她们来说,钱带来的安全感,远远高于爱情,而爱情和婚姻,只是锦上添花。 四 其实今天这问题挺难为我的,对于单身的我来说,还是很向往爱情和婚姻的。 我问身边的一些小姐姐,为什么不想结婚? 她们反问我,为什么要结婚? 直接把我问懵。 当我仔细、反复、认真的思考了这个问题之后,发现我也不想结婚了。 其实爱情需要感性和冲动的,当想得太多、瞻前顾后以后,也就爱不起来了。 那到底为什么要结婚呢?或许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答案。 我相信爱情,也相信爱情会死,没有什么是必须通过婚姻才能得到的,但两个人之间最珍贵的感情,只有通过婚姻才能产生。 我们可能终其一生,不过是想找到一个无论任何时候,都不会放弃自己的人吧。 ps:大家对爱情、对婚姻有啥想法,都可以留言来说说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