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个简单方法,教你做出高效读书笔记

 wenxuefeng360 2019-07-10

提到钱钟书,大家都知道,他是我国著名作家和文学研究家。他学贯中西,在中国古典诗词,西方语言文化方面都有所建树。

我们一定会认为,这样一位学识渊博的读书人,肯定拥有极强的记忆力。但是杨绛先生曾在《钱钟书手稿集》序言中写道:

“许多人说,钱钟书记忆力特强,过目不忘。他本人却并不以为自己有那么'神'。他只是好读书,肯下功夫,不仅读,还做笔记:不仅读一遍两遍,还会读三遍四遍,笔记上不断地添补,所以他读的书虽然很多,也不易遗忘。

可见钱钟书的读书之道就是做读书笔记

想把一本书读出价值,为我所用,就得做笔记。好记性不如烂笔头。

如果不记笔记,大脑会把听到和看到的信息放进记忆区域。但是,它无法知道哪些是重要的,哪些不是重要的。

如果记了笔记,大脑在记笔记的时候,就会把听到和看到的信息进行过滤和组织,这个重组的过程就会帮助我们进行记忆。

如今电子化时代,记笔记有多样化的方式。手机拍照或截屏,用笔记本电脑记录,还可以通过录音笔记录,这些都比手写笔记快很多。

你不禁会问:那手写读书笔记还有必要么

我的回答是:有必要

为什么要手写读书笔记

1.加深记忆,促进理解

2014年,帕姆·穆勒(Pam Mueller)和丹尼·奥本海默(Danny Oppenheimer)在《心理科学》杂志上发表了一篇研究论文。

在一个实验中,他们把学生分成两组,让他们观看一场TED讲座,边看边做记录,一组手写记录,另一组使用笔记本电脑记录。

之后,针对讲座的内容,他们对学生进行了测试,测试内容包括事实性问题和概念性问题两个方面。

在事实性问题方面,两组学生的表现没有明显差别。

但在概念性问题上,手写组的学生得分要远远超过电脑组。

实验人员对照了学生们的记录与讲座的原稿,结果发现学生用电脑做记录时,大多是直接复制讲座的内容,没有自己的理解和思考。

而手写组学生在手写记录时,会同时对所记内容进行思考,从而导致了在概念性问题的理解上,两组学生出现了巨大差别。

手写笔记过程虽然费时耗力,但是在下笔前需要考虑清楚,并非只是简单机械地记录,对所记录的内容进行思考,才是具有真正的价值。

在读书过程中,我们亲手写下摘要和读后感的过程不是简单的流水帐操作。

书写的同时,这些文字看在眼中,落在笔端,印在脑中,记在心间,这些文字中有着对读书内容的思考。

这些宝贵的内容,正是将来能够用得到的知识储备,也是我们与书对话交流过的证据

在摘抄的过程中,你会发现作者经过反复思考,藏在文章里的机锋,这是一种帮助我们有效学习和积累的方法。

读到作者的文字,我们会产生思考和灵感,也会有共鸣感。这时就需要我们及时把思考和灵感记录在笔记本上,让它们脱离之前的抽象和混沌状态,让脑中的思考和灵感呈现在纸张之上,保存在笔记里,就如同把这些灵感和思考装进塑料袋紧紧扎好,把这些新鲜的想法打包以后,再过多久也不会轻易忘记,同时也让我们更容易将书中内容理解消化。

通过手写笔记,读书就成为一次看得见的体验。而读书体验比读书本身更为重要,这是可遇不可求的经历。

2.积极输出,促使思想内化

当我们手写读书笔记后,不会置之不理,而会时不时地翻看。因为书写是一道费时费力的工序,我们在其中花费了时间和精力,自然会期望能产生积极的效果。此时,我们会注重读书后的“输出”。手写笔记就成了一种升华工具

而写作书评就是一种十分有效的输出方法。

平日,我们和同事朋友闲聊时,说话内容基本都是漫无目的,没有逻辑,毫无章法。

但是,当我们遇到写文章时,就需要事先做好万全准备,包括确定主题、搭建框架、观点阐述、论点论据等,任何想得到的细枝末节都会仔细考虑,妥当安排。

在这个准备的过程中,通过读书笔记,对书中的内容进行归纳整理,反刍回味一遍,原本很多模糊不清的想法,经过不断查阅求证,在头脑中逐渐变得无比清晰。

写作书评的过程,相当于再次系统性学习的积极输出,帮助我们提高对文章结构的组织能力,提升思想输出质量,这样就形成了我们自己的知识体系

手写读书笔记能够积极促进我们做思想输出,激发思想的火花,从而促使思想内化。

如何有效做好手写笔记

在《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中,日本笔记作家奥野宣之,介绍了一种十分实用的读书笔记法:'葱鲔火锅式”笔记法

这种笔记法取名自日本料理葱鲔火锅:

葱鲔火锅=葱段+鱼肉

“葱鲔火锅式”笔记=摘抄+评论

“葱鲔火锅式”笔记法要点:

①写读书笔记的日期

②书名

③作者名

④摘抄:对自己来说重要的内容

⑤评论:自己对这篇文章的感想

摘抄部分用“○”,评论部分用“☆”,以此作为区分,交替标在每个段落之前。

摘抄和评论交替进行,是为了在摘抄后趁着印象还鲜明时,写下自己的感想。

以我在阅读《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时做的一个笔记为例:

○ 一定要摘抄让自己心动的语句。(摘抄)

☆ 让自己怦然心动的语句,就是一见钟情的感觉。这是一种思想和情感上的共鸣和共情,让我觉得作者很亲切。(评论)

摘抄:主要为了加深对书籍的记忆和对所读内容的理解。在摘抄的过程中,我们只选择那些让我们心动、能产生共鸣的句子。书中有些句子是作者自己觉得重要,但没有真正打动我们,这些就不必抄录下来。

评论:这个步骤必不可少。评论主要是记录下当时读书时的心情、感想和思考,这个过程也是整理自己想法的一个工序。

读书时所产生的思考,才是我们自己的思想,才能成为我们知识体系中的一部分。

评论所得的内容,会融进我们的思想和认知,影响我们的处事习惯和态度。

日后,当我们翻看笔记时,也就能看出自己读书时的思考轨迹。

奥野宣之在书中写道:

“你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保存好读书过程中获得的思考,防止与好点子失之交臂。好主意不是凭空出现,无论是什么想法,都一定是对某种刺激作出的回应。”

读书时获得的感想,正是我们思考时获得原创内容的源泉。

好点子或创意其实已经存在,只是需要我们去寻找到它们,手写笔记就是让我们找到创意的有效方法。

葱鲔火锅式笔记法,是以书为媒介,激发思考,创造出属于自己的独特思想。

除了用来激发创造力,读书笔记还能帮助我们提升思考力,解决生活中的难题。

在书中,奥野宣之举了一个他遇到的实例。

当奥野宣之在研究“工作与结婚”这个主题时,他选取了3本这个主题的书进行阅读,并采用“葱鲔火锅式”笔记法分别做了笔记。之后他再把这3本书中针对某个论点的信息记录下来,再参照自己的评论思考。经过这样的整理,他就得到了一个假设,接下来再重读笔记与重点内容加深理解,反复修正之前的假设,最终得出让自己信服的结论。

1个简单方法,教你做出高效读书笔记

书只是启发,而非正确答案。

通过书写自己的读书笔记,我们可以营造一个思考的主场,不被外界左右。遇到困难的时候,回到这里重新思考一遍,问题就会得到进一步的梳理和解答。

亚瑟·叔本华说过:读书最重要的是“不读死书”

无论我们看过多少本书,书里的内容都不会自动保存在我们的脑中并转化为身体的一部分。

读书只是让我们“知道知识”的手段,读书笔记则能让我们把“知道的知识”转换为自己的思考结晶,其结果是实现态度的转变。

手写读书笔记,只有当我们亲自实践过,付出时间和精力,才能真正体会到它带给我们的变化。

如今,我们每天都会面对各种信息,各类言论和观点。思考力已经成为一个人最重要的竞争力之一。

读书笔记可以帮助我们提升自身的思考力,在信息洪流的时代,保持清醒的头脑和独立判断的能力,掌握人生主动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