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从几百篇文献中总结出的:miRNA功能研究套路

 生物_医药_科研 2019-07-10

“孩儿,你看清楚了没有?”

“看清楚了。”

“都记得了没有?”

“已忘记了一小半。”

“也难为你了,再好好想想,现怎样了?”

“已忘记了一大半...”

《倚天屠龙记》中,老张教导小张体会剑意而忘记剑招的这个片段,其实是很有深意的,尤其对于生命科学研究工作者而言。从零开始设计一个实验课题时,我们往往会参考很多的资料,阅读很多文献。但是读过文献之后,又可能会感觉帮助并不大,由于研究方向、实验目的、样本类型等等的不同,文献中可参考的内容不多。

如果屡次出现这种情况,说明你关注了太多文献中的实验细节(剑招),而忽视了文章的逻辑架构(剑意)。将所有文章都进行精读是效率很低、毫无必要的做法,我们首先需要了解的不是怎么做实验,而是做什么实验。

回到miRNA领域中,由于超过1/3的基因都会受到miRNA的调控,所以miRNA的功能可以说覆盖了生命体的各个时期、各个过程,每个时期、每个过程都可以进行miRNA功能的研究。但是,尽管研究内容纷繁复杂,miRNA功能研究的核心问题是一样的,就是搞清目的miRNA-靶基因-生物学功能这三者之间的联系。再进一步,如果我们将每一篇文献的内容进行分解,就会发现无论哪个方向的miRNA功能研究,都可以大致分为五个模块。

miRNA功能研究的基本思路

1

寻找研究对象

寻找具有我们感兴趣的性质的miRNA或蛋白作为研究对象(如:在某样本中表达量异常升高或降低)。

2

确认研究对象

确认研究对象确实具有我们关心的性质(如:确认其表达量确实在目的样本中升高或者降低)。

3

寻找靶关系

寻找目的miRNA可能与哪些蛋白存在相互作用,或者目的蛋白可能是哪些miRNA的靶蛋白。

4

确认靶关系

确认在体内这种靶关系确实存在,miRNA会降低靶蛋白的表达量。

5

确认生物功能

证明miRNA-靶蛋白这种相互作用关系会导致什么样的生物学功能


图1. miRNA功能研究基本流程举例。a,寻找研究对象。通过分化前/分化后的干细胞miRNA高通量测序结果,找到维持干细胞多能性的miRNA候选。b,确认研究对象。通过功能分析和qPCR手段,确认miR-199b在干细胞里高表达,并且过表达199b有利于干细胞多能性的维持,确认199a为研究对象。c,寻找靶关系。在199a的预测结果中,LCOR及其他两个基因会在干细胞里表达量降低,与199a表达谱呈负相关。d,确认靶关系。通过双萤光素酶实验和western blot等方法,确认LCOR是miR-199a的靶蛋白。e,确认生物学功能。通过体外细胞实验和动物体内实验,确认199a可以通过LCOR降低干细胞对干扰素刺激的敏感性,维持干细胞的多能性,调控乳腺癌的发生(Celià-Terrassa et al., Nat Cell Biol., 19(6):711-723(2017).)

miRNA功能研究的实验设计

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 课题设计之前,首先需要明确研究的是过程中的哪一点。例如,要进行miRNA对肝癌的功能研究,但“肝癌”是非常大的概念,需要精确的清楚课题是针对肝癌中的哪一个通路、哪一个蛋白上,再进行课题设计。否则,即使通过高通量测序找到了研究对象,依旧无从下手。

● 寻找研究对象,应广泛阅读文献,并且用多种方法分析高通量数据。不同的分析会带来不同的结果,在不同的结果中寻找具有特征的研究对象。

● 确认研究对象,应采用多角度、多重复的分析方法。确认miRNA表达量或蛋白表达量的方法有很多,使用多种方法共同鉴定可以提高结果的准确度。研究对象的确认是后续实验的基础,必须重视。

● 寻找靶关系,应熟练使用在线的预测平台,或生物信息学的技术。此外,“miRNA与靶蛋白表达量相反”这一规律也有助于在生物信息学预测之外找到可能存在的靶关系。

● 确认靶关系,与确认研究对象相似,应采用多种手段共同鉴定。此外,可以通过合理的逻辑推断找到靶关系的旁证。比如,对于已证明能够提高细胞迁移率的靶蛋白,表达目的miRNA之后,细胞迁移率应表现为降低。

● 确认生物学功能是功能研究中最重要的模块。功能实验的量、涉及范围、技术手段及重要程度是文章意义和影响因子的决定因素。对miRNA-蛋白这种靶关系导致的生物学功能应运用多种方法,逻辑严密的设计实验验证,并可以做适当推演和尝试,考虑靶关系从长远角度或更大范畴上有可能导致什么后果,再加以尝试。此外,功能研究模块也是充分使用新技术、交叉学科技术的舞台。

总之,万变不离其宗,miRNA功能研究的骨架其实相当简单,无论是发育与分化的研究、代谢的研究还是疾病相关的研究,做好五个模块的内容,一篇miRNA功能研究的文章也就基本成型了。初入miRNA领域时,可以时常找一些miRNA文献来拆分,可以无关自身研究,也无需精读,只要了解文章做了哪些模块、各个模块之间是如何联系的即可(所谓剑意)。熟悉功能研究的脉络之后,再根据自己的课题方向来找有代表性的文章,研究其实验所用的方法和操作细节(所谓剑招),最后在动手实验的时候,对课题进程就已经了然于胸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