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然看到这篇儿童插画,作者是(美国)艾兹拉·杰克·季兹。讲述的是彼得妈妈要把彼得小时候用过的东西涂成粉红色给妹妹,彼得觉得自己受冷落了,带着唯一一把还没涂颜色的椅子离家出走。可是,当他发现自己再也坐不下椅子,他突然明白妈妈为什么要这么做了,因为妹妹才是适合坐椅子的人。于是他高高兴兴回家,跟爸爸一起把椅子涂成粉红色。 这个插画放在现在我国的大背景下,应该叫“大宝的烦恼”,是现在有二胎的爸妈都会烦恼的事。 当然,我今天不是要讲儿童故事。从插画里,我看到了家具的传承性。时光荏苒,一代人在老去,一代人在成长,只有家里的家具还在原地,承载着家族的记忆。 我想,每个家里都有一把“彼得的椅子”,我家也有一把,是一张红色的木凳子。我爸妈结婚时买的,30多年过去了,家里已经添加了其他的家具成员,我们依然把它放在客厅里。不管有没有人坐,就放着,也觉得很安心,因为我们不想忘记它。 其实,真的有一把经典的椅子,叫“彼得的椅子”,英文名Peter's chair,1943年制。它是丹麦设计名匠汉斯.韦格纳,专门为好友柏耶.莫根森的第一位儿子设计的。韦格纳的一生设计了五百多款椅子,只有这件,专为个人设计。彼得,其实是韦格纳父亲的名字。韦格纳将自己敬爱的父亲之名送给了挚友的儿子,并亲自设计了这组桌椅作为诞生贺礼。 Peter's chair 这款椅子并未使用任何钉子跟螺丝,采用可徒手组装的组合式设计,方便收纳、运送。桌椅的所有边角都经过圆弧形处理,凸显了对幼儿的贴心保护。高度方面的设计,也很理想,适合3岁以下的孩子使用。中国有句老话,叫“三岁定终身”,在三岁以前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对小孩以后的成长是很有帮助的。这套桌椅打动我的地方,就是它能成为小孩专属的私人空间。只要爸妈耐心引导宝宝们自主吃饭、自主收拾,以后宝宝们的独立生活能力肯定很棒。 我想,韦格纳先生设计的初衷,除了表达自己对“义子”的爱,还想缅怀自己的父亲。代际的传承,爱的传递,从这张椅子上体现得淋漓尽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