俯瞰历史,不得不说得就是三国时期的那段英雄气短荡气回肠的往事。多少豪杰英雄都以他独特的姿态,被世人铭记在心。说起曹操,人们往往会被《三国》误导,其实真正历史上的曹操确实是一个有才干有远谋的政治家。曹操是一个惜才爱才的人,很多人在他这都可以得到一试拳脚的机会。 而杨修也因为自己的才华而被曹操看中,从而得到赏识和重用,之后才能一步步的变为曹操的左膀右臂。只不过后来对于杨修的死,却让世人唏嘘不已。那么凭借曹操对于杨修的喜欢,他又为什么会杀了自己的得力助手呢? 这要说的最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杨修不知道藏拙。对于高位者来说,他们追求的无疑都是上位者的优越感与神秘感,任何一个领导者都不想自己的心思被别人轻松的窥探出来。所以说凡是都讲究一个度,跨过了这个平衡点,下场自然不会好受。 曹操此人本就生性多疑,杨修一开始能猜到他的心思,确实是让他吃惊和惋惜的人才,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杨修的这份机警和窥探却让曹操感到了异常的不安。确实,杨修被杀不是因为耍了小聪明,而是因为他太聪明以至于完全猜到了曹操的意图,但是却又口无遮拦的说出来了,让所有人都知道了曹操的想法,而这一点恰恰是曹操忍受不了的。 说杨修是一个聪明人吧,但是很多人好像都理解不了,当时为什么他会说出曹操的意图。在鸡肋事件中,他只凭借一个鸡肋就猜出了曹操想要退兵的意图,只是当时的曹操还并没有确定这个想法,在犹豫之间就被杨修说了出来,搁谁谁心里也会窝火。而且两军阵前,最忌军心浮动,主帅还没有发话,杨修就把曹操的心意说了出来,这怎能不让曹操动杀心呢,杨修此举就是在找死啊。 其实曹操对杨修起杀心也是有先兆的,在曹植曹丕角逐帝位的时候,杨修或许就已经惹怒了曹操。当时,曹操通过各种方法考验两个儿子,在杨修的帮助下,曹植显露出了出众的才能。但是他最不该的就是在曹操确立了太子位之后还与曹植牵扯不清,来往甚密。这不是想挑战曹操当权者的权威嘛,不夹紧尾巴做人就算了,这么一来,不完全是自己作死,谁也救不了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