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只赢一回就不会亡国:南明四大倒霉战役 令人怄气

 联合参谋学院 2019-07-10

回顾南明小朝廷灭亡的历史,只有一种感觉——郁闷。

清朝入关不过区区两年多,就从北边的山海关一直杀入了最南边的广州,速度之快令人瞠目结舌。入关时,满洲八旗不过六万男丁,军事业绩却远远超过实力更强大的契丹、女真和蒙古。但这个军事奇迹,却是建立在明朝朝廷的无能,以及无数百姓的鲜血之上的。

null

南明没有忠臣和名将吗?当然不是。忠义之臣有史可法、黄道周、何腾蛟、瞿式耜、张煌言等等,名将有黄得功、郑成功、李定国、李过、李来亨、金生桓、李成栋……无数忠义之士前仆后继,死而后已,这才让南明在大陆上坚持了十九年之久。

清军横扫寰宇,一统天下,是真的天下无敌吗?当然不是。在南明抗清的十九年里,其实有好几次力挽狂澜的机会。只要把握住哪怕一次机会,大明就能起死回生,至少能和清朝形成南北对峙的局面,甚至有希望彻底反推。但是每到关键时候,大明就会掉链子,稀里糊涂天赐的输光满手好牌,让历史机会白白错过。

每次读到这段历史,都不禁扼腕。

在1644年到1663年的十九年里,南明至少有四次绝好的翻盘机会,而且战略态势极好,但明明不该输的战役却偏偏输了。每一次战役,明军可以说都是名将指挥,而且明军数量都占绝对优势,而且素质不差,面对的不过是清军偏师,然而却败了。

null

第一场,赣州之战——指挥者:金声桓、王得仁、李成栋两支大军打不下一个小小赣州

赣州之战,原本是一次极好的翻盘机会。

1648年,清朝镇守南昌的金声桓、王得仁,镇守广州的李成栋先后发正。此时,南明小朝廷已几乎命悬一线,李成栋等人反清归明,瞬间将整个中国南方局面翻转过来,广东、广西、江西等大片地区重新回到明朝手中。

李成栋原为降清明将,在清军南下过程中百战百胜,曾扫平两帝(隆武帝、绍武帝),在征服浙江、福建、江西和两广的战争中功劳极大。金声桓、王得仁分别是降清的明将和起义军,仅凭自己的降军,就扫平了江西。然而,这两支在清朝旗帜下战无不胜的大军,换了明朝旗帜后却变得和明军一样废物。

金声桓、王得仁首先攻打赣州,然而却被守城的少数清军地方部队无可奈何,顿兵城下几个月,直到清军主力打到南昌,才被迫撤军。这时候,李成栋姗姗来迟,第二次攻打赣州,结果被同一拨清军地方部队钉死在了城外。到了第二年,金声桓、王得仁、李成栋先后失败身死。

一个小小的赣州城,只要能打下来,明朝几支主力就能连成一片,把南明的死棋做活,然而两支大军偏偏就打不下来。

null

第二场,保宁之战指挥者:刘文秀四万精锐围歼劣势清军,反而被守军歼灭

1652年,归顺南明的大西军对清军发起反攻,局势一片大好。

西军四大将之一的刘文秀,率四万精锐主攻四川,一路势如破竹,收复成都、重庆等四川大部分地区,四川清军大批被歼灭。

吴三桂等残余清军一路溃败,逃到了四川北部的保宁,被明军团团包围。明军不仅有数量优势,而且以大西军为主的部队士气高昂、装备精良,清军则是丧家之犬,多次试图突破逃跑但失败。只要保宁之战获胜,歼灭吴三桂这两万败军,不仅四川全境收复,而且将极大扭转南方战略态势。

然而,刘文秀却轻敌了,竟然率领四万大军强攻保宁,最重要的是还主动断掉自己后方的浮桥,以图“背水一战”。结果清军困兽犹斗出城反攻,明军初战受挫后,因后路被断陷入大乱,被清军如割草般杀光大半。四万精锐明军就这么稀里糊涂断送了,南明和大西军最好的一次歼灭清军主力的机会,反而变成了自己被歼。

连吴三桂战后都叹息:“生平未尝见如此劲敌,特欠一着耳。”

null

第三场,新会之战指挥者:李定国一代名将率十多万精锐围攻一个县城,竟然输了

1662年,大西军名将李定国反攻广东,十多万大军围攻广州西面门户——新会县,城内清军不过八千。

李定国,南明最著名的一位名将,两蹶名王,先后杀死清朝定南王孔有德、敬谨亲王尼堪,震动天下。因此,李定国成为最有希望复兴明朝的英雄。

李定国攻打广东,各地义军群起响应,清朝尚可喜等人惧怕明军威势,不敢主动出击,坐视新会县城被围攻几个月。然而,就是这么一个县城,南明最天才的名将竟然打不下来。李定国麾下均是大西军的精锐,而且还有数十头大象组成的象军,气势如虹。然而,清朝守军驱使百姓守城,接连挫败李定国的攻城,因为李定国心太软,不肯对着百姓开炮。

然而,清军可不心软,遭到围城几个月后城中断粮,清军竟然杀死百姓做军粮,城内百姓因此丧生七万余人。数月后,尚可喜、耿继茂、朱玛喇等人率满汉大军数万,进攻围城明军,李定国大败。明军此战损失惨重,战象部队也全军覆灭。

null

李定国撤出新会后,沿途六、七十万百姓跟着明军撤退,场面非常悲壮。

新会之战,广东地方史书记载了很多战役背后的故事。包括新会清军杀人为粮的时候,儿媳愿代替婆婆,女儿愿代替父亲的故事,还有李定国的一群战象被俘后,被送往北方,结果一头战象宁死不屈,绝食而死。

新会之战的形势原本一片大好,只要打赢就能和郑成功连接成一片,但是却败了。此战也成为民族英雄李定国最大的遗恨。

null

第四场,南京之战指挥者:郑成功一代名将率十万精锐围攻南京,又竟然被守军打垮。

1659年,郑成功、张煌言率十多万大军进攻南京。这是南明最后一次复兴的希望。明军上千艘战船从长江口进入,沿江而上,一路连战连捷,沿途大批民众响应。

此次大战,明军在野战上打破了八旗兵“不可战胜”的神话。防守镇江的八旗兵出城野战,被打的落花流水。而且还出现了张煌言麾下几十名勇士,追着几百名八旗兵跑的奇观。

十多万明军将南京城团团包围,扎下连营数百座,展现了大明军队最后的辉煌气势。张煌言麾下部队,甚至还打到了南京上游几百里的地方。清朝在南方的统治岌岌可危。

然而,郑成功在此时轻敌了,竟然没有阻断清军外援,令一万多清朝援军偷渡进了城内。

七月下旬,南京清军出城发动反攻,500名骑兵为先,数千步兵在后冲击明军营垒。明军各营连续被击破,郑军名将甘辉等战死,十余万明军全线崩溃。郑成功不得不率领船队退出长江,明朝最后的复兴之战宣告失败。

老实说,历史给南明好几次起死回生的机会。南明的这四场战役,只要赢得哪怕一场,就能扭转整个战略态势。而且这些战役,都是由明朝有真本事的名将指挥的,然而却均一败涂地,造成战局的更加不利。究其原因,不是南明官员和将领互不相救,各自为战,就是大将临阵轻敌,白白错失战机。

历史是一本已经翻过去的书,回首这段不堪再读的史书,我们更应该清醒看到明朝灭亡的原因。这个大明王朝,从根子上就已经腐败透顶,无论从朝廷制度方面,还是官员道德方面,还是人们的思想境界上,都不再具备一个强盛国家的样子。这不是几个历史名将和民族英雄,能够凭借一己之力扭转的。

英雄的遭遇让人痛惜,但明朝的灭亡不值得痛惜。(作者:陶慕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