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清 何绍基《行书论书横披》以及其绘画

 夕妙斋 2019-07-11

何绍基(1799-1873),晚清诗人、画家、书法家。

何绍基,字子贞,号东洲,别号东洲居士,晚号蝯叟。湖南道州(今道县)人。道光十六年进士。咸丰初简四川学政,曾典福建等乡试。历主山东泺源、长沙城南书院。通经史,精小学金石碑版。据《大戴记》考证《礼经》。书法初学颜真卿,又融汉魏而自成一家,尤长草书。有《惜道味斋经说》、《东洲草堂诗·文钞》、《说文段注驳正》等著。

何绍基写字,用迴腕执笔法,写来和一般人同样顺畅。此幅虽然临写三国魏〈公卿上尊号奏〉,却没有忠于原碑的笔法,他把汉隶和颜真卿楷书的质素引进来,使原来方峻的气息变为浑厚,可说是何绍基自己的风格。这种融合变化出来的风格,虽然自成一家,却不适合初学书法的人临写。因为何绍基这种风格是通过长久临池功夫,奠基在熟练的楷书和隶书笔法之上。字按钮进行在线转换

何绍基《行书论书横披》

何绍基 《兰石图》 纸本  31×121cm 湖南省博物馆藏

《兰石图》横幅,扬溢着一股清淡高雅之气,真可谓“不经意处古趣横生”。从何绍基的自题来看,该图是其洒后即兴为亲家“季眉”(李星渔)所作,事后又有“卿庚兄”补笔,使画作更具神韵。该图笔墨简洁,以书法之笔入画,具有浓厚的书卷气。

何绍基 《山水图》 纸本  31×85cm 湖南省博物馆藏

众所周知,何绍基是一位书法大师,关于他的绘画,也许只能在史书上见到,因作画多为其即兴之作,故而传世画作实在太少。能够亲眼目睹到,既是幸事,也是快事。不仅可满足大家的猎奇心理,而且能使更多的人更全面地了解何绍基。何绍基的画风,基本都是文人一路。题材一般是山水和梅、兰、竹、菊。多作墨笔,少设色,风格素雅。其《山水图》横幅,构图简括,笔墨精练;皴擦虽少,但笔笔到位;不甚讲究墨色浓淡干湿的变化,没用色彩,却丰富而有内涵。

何绍基 隶书大字 卷 纸本 纵31公分 横519公分(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横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