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我们总用无数经验和一些小窍门搞定很多事。 但是,你可知道,那些用来指导我们生活的'健康建议”,有很多都不科学、甚至是错误的呢? “适量饮酒,有益健康” “输液可以疏通血管” “趁热吃,对肠胃更好” …… 如果你还对这些看似正确的“健康建议”深信不疑,那么是时候了解一下真相了!不要再被坑啦! ▼ 1、适量喝酒,有益健康 长久以来,关于饮酒,我们接受的观点是:“酗酒伤身,但是适量地喝点酒,尤其是喝点红酒,是有益健康的,特别是可起到软化血管防止心血管疾病的功效”。 事实上,近年来的研究无不表明,这种说法其实对于大众极大的误导,酒精无论多少就是有害健康的,适量饮酒有益健康的说法可以休矣。 2018年8月,世界顶级医学期刊《柳叶刀》刊文指出:喝酒直接导致了全球280万人的死亡,最安全的饮酒量为0,即不饮酒才能对健康有益! 柳叶刀文章结论,安全饮酒量为“0” 适量饮酒是某些国家制定的针对有饮酒习惯的人建议的“安全饮酒”限度标准,而不是推荐人们喝酒。 英国于2016年发布了新的饮酒指南,认为喝酒没有安全剂量标准,即便少量饮酒也有健康风险,因而不存在所谓适量饮酒,只能称之为“低风险饮酒”。 根据以往的研究,不管是小酌还是大醉,都会增加几种主要癌症的风险,包括头颈癌、食道癌、肝癌、乳腺癌、大肠癌等。饮酒越多,癌症死亡风险越大。每天饮酒 5 杯以上者,癌症死亡风险会增加 40%。 因此,喝酒没有“适量”,最健康的做法就是一滴也别喝! 2、中药没有副作用,不会伤身 在人们印象中,中药相比西药,好像副作用会小,甚至不少人鼓吹:中药完全没有任何副作用。但事实上,这个观点已经被证实没有任何科学依据!相反,如果说中药压根不管用,也同样毫无科学道理。 一直以来,中药和西药治疗病症的原则就有一定区别:中医讲究“整体治人”,西医讲究“单体治病”。中药和西药都有一定副作用,同时,在超剂量使用情况下,也会对人体产生危害。 许多老百姓喜欢服用何首乌护发、补肾……但早在2014年,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CFDA)就发布不良反应通报,提示何首乌有引起肝损伤风险。 我们在看说明书时,会着重看不良反应一栏,一般西药这一栏篇幅会很长,而中药一般只有几个字——‘尚不明确’。“尚不明确”并不代表无副作用,很多中药副作用不比西药小。 所以,“中药没有副作用,不会伤身”的观念得改改了,中药也是药,用前一定要请教医生! 3、输液可以疏通血管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一些中老年人会结伴到医院打吊瓶,输红花、银杏这一类的滴液,让血管“通一通”,因为他们觉得年纪大了,血管多少都有些堵,输一些活血、抗血栓的药可以预防脑梗塞。这种行为到底行不行得“通”? 其实,这种为了预防心脑血管疾病而去输液的办法并没有科学依据、也不能防病,反而增加很多风险。 老百姓用输液“通血管”无非想达到两个目的,一个是希望“冲掉”血管斑块,一个是稀释粘稠的血液。 首先,动脉粥样硬化属于长期性的血管阻塞,这些斑块是长在血管上的,输液并不能将其“冲走”,只可以通过长期口服药物来控制斑块发展。而说到稀释血液,北京安贞医院高血压科主任医师余振球指出,这种“预防方法”只能带来心理上的安慰,单纯输液也不能改善血液粘稠症状。输液这种方法是否起作用,取决于所输入的药物。 盲目输液反而可能让引起心衰、药物过敏反应等情况,诱发或加重疾病。 4、美容院按摩乳房防乳腺癌 乳房按摩是不少美容院的必备项目。乳房护理、乳腺疏通、胸部保养、去除硬块...各式的乳房护理项目,让人眼花缭乱。甚至很多人也非常相信,乳房按摩可以预防乳腺癌。 之前,一篇《被乳房按摩害惨的中国女人》刷爆了朋友圈,文章的作者是一位乳腺外科医生,他写下这篇文章初衷,正是因为他在门诊频繁见到乳房按摩后治病的患者。 很多患者因为在美容院接受“暴力”的手法,导致乳房受到严重摧残,更有甚者,一位已经在乳房中发现肿块的患者,未听医嘱做穿刺和确诊,反而去做了乳房按摩,不到三个月肿块越来越大,再确诊已是中晚期癌症。 事实上,乳腺癌受多种因素影响,比如遗传、不良的生活方式、环境污染、饮食等。 目前没有任何权威指南表明按摩对于各种乳腺疾病有治疗和预防的功效。如果觉得胸部有肿块或任何不适,最好的选择是在正规医院求医。 ▼ 互联网时代,资讯发达,各种渠道的“健康建议”也很多,大家一定要注意辨别,这些坑人的“健康建议”,以后别再跟着做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