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国舅都敢斩,比穿越者还要狠的云台名将耿纯

 泰荣林黑皮 2019-07-11


文:戎心(读史专栏作者)

好多穿越小说的主角为了养望晋身,经常会斗倒欺男霸女、无恶不作的国舅爷。不过,很少有主角会真的杀掉国舅,毕竟是皇上的娘家人,得罪了皇后太后,可不是闹着玩的。

可历史上就有连国舅都敢斩的猛人,东汉光武帝麾下大将耿纯,比穿越者还要狠的云台二十八将之一。

说起历史上赫赫有名的云台二十八将,估计大多数人一个名字也叫不出来。这也难怪,东汉开国皇帝刘秀自身的知名度还不一定强过末帝汉献帝呢。

一部三国演义把东汉末年的三国争雄故事变成了国粹,开创东汉王朝的光武帝刘秀和云台二十八将,反而没有什么存在感。

耿纯,在云台二十八将里算不上最出色的行列,史书上留下的耿纯事迹虽然不多,却件件精彩,斩国舅便是其中最著名的。

国舅刘扬,皇后郭圣通的亲舅舅。光武帝不是有句名言,“仕宦当作执金吾,娶妻当得阴丽华”吗,怎么皇后是郭圣通呢?

当初刘秀刚到河北发展时,实力不足一直被对手压着打。为了联合真定王刘扬,便迎娶郭圣通为妻。刘郭都是河北大族,一下子送来十万人马的嫁妆,刘秀的事业终于迎来了转折点,由绿翻红,蒸蒸日上。

按说,这个国舅爷于光武帝有恩,自身又有实力,怎么会被耿纯杀掉呢。

还是因为人心不足蛇吞象。看着各路群雄你争我夺,刘扬终于忍不住了寂寞,想下场当一回棋手。

这时,河北地区开始流传一句谶语:“赤九之后,瘿扬为主”。

意思是刘邦的第九代子孙中,有一个得了瘿病的人,名字叫扬,将是天下的主人。

而这正好与河图中的一句对应,“赤九会昌,十世以光,十一世以兴”。

对于信神的古人来说,谶语往往代表着上天的意图,历史上有名的谶语可不少,“楚虽三户,亡秦必楚”,“唐三代之后,女主武王代有天下”等等。

巧的是,这个新冒出来的谶语,貌似正好指向真定王刘扬。

刘扬确实是刘邦的九代子孙,脖子上有个瘿,也就是肉瘤。看来让刘扬坐天下是上天安排的,还不够你臭屁的啊。

刘秀听到这事,先派人征召刘扬。但他称病不奉诏,且紧闭城门不出,不给刘秀任何机会。

不得己,刘秀只好派出耿纯去,因为耿纯是刘扬的远房亲戚。

宣慰使耿纯作为钦差大臣,代表光武帝先去真定周边各州,亲切慰问了追随刘秀的各家王侯,最后才宣慰到真定,并约刘扬在驿馆面谈。

刘扬毕竟还没有公开造反,实在没理由推辞。他见耿纯一行不过百来人,便派兵包围了驿馆,才大摇大摆地进去见耿纯。料想自己拥兵数万,耿纯不敢把他怎么样。

耿纯果然孤身一人在屋中接见他,而且一见面就恭敬异常。双方相谈甚欢,家常唠到热闹处,耿纯请真定王把正在驿馆外领兵的几个刘扬的兄弟都请进来,一起热络热络。

等他们一家子全到齐,耿纯突然翻脸,上演了一出摔杯为号,刀斧手四出的经典戏码。

史书上没有留下耿纯有没有摔杯为号的记录,但埋伏的刀斧手绝对是真的。不等刘扬等人反应过来,就被手起刀落,一勺烩了。

刘扬的军队顿时瓦解投降,一场顺应天意的叛乱还没正式开始就被无情镇压了。

耿纯为国不惜身,平叛乱、斩国舅,理应得到重赏。哪知,耿纯这时却恳请外放郡守,远离了朝堂。

为什么会这样,原因想来有二:

一是耿纯和刘扬是亲戚,不少人在背后议论耿纯六亲不认;

二是刘扬的造反还没有真正发动,光武帝刘秀也没有下令杀刘扬。

史书上记载,刘秀是让耿纯活捉刘扬的。可耿纯一出手就杀掉了国舅,根本没有活捉的意图。看上去像是耿纯怕刘扬反抗,自己反被其害,才直接下杀手的。

这往坏里可以说是擅杀。显然耿纯为此承受着很大的压力。

事实真是这样吗?

如果我们换个角度来看一下,也许会有不一样的发现。

耿纯只带了一百多人到真定,刘扬手下有数万,侍卫前呼后拥不离身,怎么抓活的?

真有人以为一亮圣旨,刘扬众人便会倒头拜下,乖乖就缚?

或者像港片一样,主角身绑炸药,劫持住大boss,狂喊大不了同归于尽,然后就能冲出重围?哦,对了,汉朝时火药还没有发明呢。

面对几万心思飘忽的敌军,突然斩其首脑,再以皇帝的名义赦免余者的附逆罪名,迫其放弃抵抗,这才是最有可能成功的解决方案。事实也证明了这一点。

光武帝向来圣明,怎么对付刘扬,让耿纯相机自行决断,是不是更为合理呢?

耿纯斩国舅,到底是自作主张,还是奉旨行事?恐怕永远无法考证了。我的意见是,耿纯是主动选择了帮刘秀背黑锅。

耿纯自请外放,除了是风言风语外,是否还有其他原因呢,让我们猜测一下。

国舅意图造反被自己杀了,光武帝在世时自然不打紧,一旦等皇后变成太后、太皇太后的时候,谁知道会不会因为今日之事而报复?

汉朝时候,太后可是经常比皇帝还牛叉的存在,英明神武的汉武帝,也是等到窦太后去世才翻身作主人,真正掌握江山的,至于吕稚、王政君就更不用提了。

耿纯不怕死,怕死不造反。但耿纯有怕的,怕的是连累亲族。

当年耿纯是带着全族男女老少两千多口人义无反顾地投奔刘秀的,还抬着棺材,烧掉了世代居住的祖屋,一点退路也不留。他是为了助明主平天下,也是为了给全族谋求更好的出路。

有朝一日,太后真想治他的罪时,灭他九族完全是有可能的。

因此,远离政治中心,才是避祸之道。

后来,郭圣通被废,耿纯的危机才算解除。

最后说一下,耿纯担任东郡太守四年,治理有方,深得百姓爱戴。后来因下属一个县令获罪被抓,在狱中自杀,耿纯受牵连被免职。

三年后,当耿纯随刘秀出征,再次路过东郡时,数千百姓拦住刘秀坐驾,哭着请求皇上把耿纯还给东郡。

光武帝大受感动,不久便恢复耿纯太守之职,封其为东光侯,也算是对耿纯曾经功劳的一种补偿吧。

听说耿纯回到东郡,九千多盗匪全部跑来向耿纯投降,没费剿匪大军一刀一枪。耿纯的威信可见之高。

耿纯最终在东郡任上去世,谥封成侯。

这样一位对君主忠,对亲族义,对百姓仁的贤者,可谓真正的大成者。

如果没有平国舅之叛,而是追随光武帝征战天下,凭他的文韬武略,最后能否出将入相,也未可知。

煮酒君为你讲历史

这里是中国高端精英读物

这里是新锐思想者阵地

                         这里是文史爱好者精神家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