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品:科普中国 制作:中国稀土学会 监制: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 钷[pǒ]元素是'万能之土'稀土元素家族成员之一,被誉为人工'夜明珠',钷元素的性质使得其在人类生活中大放光彩。 钷的名称来源 钷元素(Promethium)的名字来源于希腊神话中的英雄——天神普罗米修斯(Prometheus)。在希腊神化传说中,众神之王宙斯为了永远统治大地,故意不给人类降火。而英雄的天神普罗米修斯看到人类没有火的生活十分悲惨,便决心违抗宙斯意志,冒着生命危险到太阳神阿波罗那里盗取火种并将其带到人家,给人类带来光明、温暖和安全。稀土元素钷的名字来源似乎也预示着稀土元素将给人类带来光明和创作活力。 图1 希腊神话中英雄的天神普罗米修斯(来源:知道日报) 稀土家族光明之神是如何诞生的? 1945年美国橡树岭国立实验室的化学家马林斯基(J.A.Marinsky)、格伦丁宁(L.E.Glendenin)和克里尔(C. Coryell),从原子反应堆用过的铀燃料中用离子交换法成功分离出一种新的化学元素,即元素周期表中的61号元素,随后以希腊神话中的英雄天神普罗米修斯(Prometheus)的名字将这种元素命名为钷(Promethium)。钷的发现使当时元素周期表上的空白全部被填满。'失踪元素'全部被找到。 图2 钷在化学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来源:知道日报) 在哪里可以找到钷的身影? 在核反应堆中用中子轰击钕可以得到钷的同位素。钷的所有同位素半衰期都比较短,所以长期以来,人们普遍认为自然界中不存在钷。然而,1964年有报道称,芬兰科学家从天然磷灰石中分离出82微克的钷;1965年荷兰的一个磷酸盐工厂在处理磷灰石发现了钷的痕量成分。 图3 磷灰石(来源:知道日报) 所以人们认为作为天然核裂变产物,自然界中也存在极微量的钷,只是这极微量并无提取价值。 要生产利用钷,必须采取用核反应堆人造元素的办法。 △图4 人造元素的流程(图片来源:https://m.baidu.com/tc?from=bd_graph_mm_tc&srd=1&dict=20&src=http%3A%2F%2Fwww.05935.com%2Fbaike%2F66439%2F&sec=1558505468&di=459ddb71d4762b61) 钷的主要应用领域——放射发光 放射发光:是指某些物体在放射性同位素的射线作用下产生长时间光辐射的现象。放射发光不产生热量,也叫'冷光'。比起普通的自发光元素,放射发光的优势在于它不需要维护保养即可长期提供微弱照明,例如地下指挥部永久性的发光标志等。 选择放射性同位素有三点要求:适当的温度、适当的半衰期和放射性危害小。 例如钷-147的半衰期为2.6年,是一种只放射β射线的放射性核素,β射线射程短,对人体危害小。因此钷-147可用于以下领域: 1、人工'夜明珠' 2、军事 各种飞机、军舰、坦克、车辆的驾驶室、仪表舱、控制台的仪表刻度和指针以及炮兵用观察、测地、指挥器材的分划镜、水准器等。利用放射发光粉做涂料,夜间显示仪表数据十分清晰,一目了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