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讲座总结┃中医适宜技术之针刺疗法

 369蓝田书院 2019-07-11
 讲师简介 

授课老师:屈福生

十八岁行医至今,一生酷爱医学,多年来在各种杂志发表医学论文数十篇,屡次获奖。

现供职于广东美林湖社区广博医院。

昨日微信群直播内容分享


屈福生

各位老师好!今晚学习针刺疗法。

针刺疗法是我国劳动人民在长期同疾病作斗争中所创造出来的一种医疗方法。是祖国医学中的重要学科之一。它的发展历史甚为悠久。在战国先秦时期的(内经)上就有记载,隋唐时期,就已经成为一门独立专科。

以后,历代又不断出现新的著作,如(针灸甲乙经)(铜人腧穴针灸图经)针灸资生经)(十四经发挥)(针灸大成)(针灸逢源)等,都是内容丰富具有代表性的针灸专书。

这里要说的针灸,常规包括针法和灸法二部分,灸前边咱们已经学习了,今天咱们学习针法。

针是用针具刺入人体一定穴位,以调整人体气血,以达到治疗疾病为目的。

“针”是指“针刺”,是一种利用各种针具刺激穴位来治疗疾病的方法。

常用体针、头针、耳针、足针、梅花针、火针、电针、穴位注射、小针刀疗法等。传统医学对疑难病治疗常以针罐齐施、针药并用、内外同治获得最佳疗效。

因为常用针法太多,今天咱们只学习体针的一种毫针针法。

常用的毫针针具

毫针:由不锈钢制成,常用的粗细以28、30、32号为主,长短以5分、1寸半、4寸为主。

针刺的操作方法

在进行针刺操作时一般应双手协同操作,紧密配合。

1.进 针 法

(1)左手爪切按压所刺部位或辅助针身,故称左手为“押手”;右手持针操作,主要是以拇、食、中三指挟持针柄,其状如持毛笔,故右手称为“刺手”。

刺手的作用,是掌握针具,施行手法操作。进针时,运指力于针尖,而使针刺入皮肤;行针时便于左右捻转,上下提插或弹震刮搓以及出针时的手法操针的进针。

(2)夹持进针法(又称骈指进针法):夹持进针法是指用左手拇、食二指持捏消毒干棉球,夹住针身下端,将针尖固定在所刺腧穴的皮肤表面位置;右手捻动针柄,将针刺入腧穴。

(3)舒张进针法:舒张进针法是指用左手拇、食二指将所刺腧穴部位的皮肤向两侧撑开,使皮肤绷紧;右手持针,使针从左手拇、食二指的中间刺入。

(4)提捏进计法:提捏进针法是指用左手拇、食二指将针刺腧穴部位的皮肤捏起,右手持针,从捏起的上端将针刺入。

2.进针后的手法操作

进针后,首先应运用手法使之“得气”。

及应使患者在针刺部位感到 “痠、麻、胀、痛、上下走窜”,此亦称…“针感“,一般有以下几种方法。

(1)提插:进针后将针上、下提按,即为提插。

(2)捻转:即用拇食二指将针前后、左右的来回捻动即为捻转。

(3)雀啄:快速提插如鸟啄食即为雀啄。

针刺轻重

在“得气”以后,还须给予不同程度的刺激,提高疗效,常有以下几种方法。

(1)强刺激:若遇体质较强,或病属实证的,可用重刺激。此时可快速提插,大幅度捻转,使之取得较强的针感。

这种刺激多用于麻痹、瘫痪、痿证等病的治疗上。

(2)弱刺激:遇有体质较弱,或病属虚证的,可用轻刺激。此时提插较轻、较缓、捻转幅度较小,求得使患者感到舒适的针感即可。

(3)中等刺激:介乎强弱刺激之间,一般常见病多采用中等刺激。

(4)补泻针法:

现将临床常用的几种主要针刺补泻手法,介绍如下:

①捻转补泻:针下得气后,捻转角度小,用力轻,频率慢,操作时间短者为补法。转角度大,用力重,频率快,操作时间长者为泻法。

②提插补泻:针下得气后,先浅后深,重插轻提,提插幅度小,频率慢,操作时间短者为补法。先深后浅,轻插重提,提插幅度大,频率快,操作时间长者为泻法。

③疾徐补泻:进针时徐徐刺入,少捻转,疾速出针者为补法。进针时疾速刺入,多

捻转,徐徐出针者为泻法。

④迎随补泻:进针时针尖随着经脉循行去的方向刺入为补法。针尖迎着经脉循行来

的方向刺入为泻法。

⑤呼吸补泻:病人呼气时进针,吸气时出针为补法。吸气时进针,呼气时出针为泻法。

⑥开阖补泻:出针后迅速揉按针孔为补法。出针时摇大针孔而不立即揉按为泻法。

又如《金针赋》则提出“慢提紧按”为补,“紧提慢按”为泻;“左转”(顺捻)为补,“右转”(倒捻)为泻等。

3 .留 针 法

将针刺入腧穴行针施术盾,使针留置穴内,称为留针。

留针的目的是为了加强针刺的作用和便于继续行针施术。

一般病症只要针下得气而施以适当的补泻手法后,即可出针或留针10~20分钟;

但对一些特殊病症,如急性腹痛、破伤风、角弓反张、寒性、顽固性疼痛或痉挛性病证,即可适当延长留针时间,有时留针可达数小时,以便在留计过程中作间歇性行计,以增强、巩固疗效。

4.出 针 法

在行针施术或留针后即可出针。

出针时一般先以左手拇、食指按住针孔周围皮肤,右手持针作轻微捻转,慢慢将针提至皮下,然后将针起出,用消毒干棉球揉按针孔,以防出血。

若用除疾,开阖补泻时,则应按各自的具体操作要求,将针起出。出针后病人应休息片刻方可活动,医者应检查针数以防遗漏。

针 刺 禁 忌

1. 患者在过度饥饿、暴饮暴食、醉酒后及精神过度紧张时,禁止针刺。

2. 孕妇的少腹部、腰骶部、会阴部及身体其他部位具有通气行血功效,针刺后会产生较强针感的穴位(如合谷、足三里、风池、环跳、三阴交、血海等),禁止针刺。月经期禁止针刺。

3. 患者严重的过敏性、感染性皮肤病者,以及患有出血性疾病(如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友病等)。

4. 小儿囟门未闭时头顶部禁止针刺。

5. 重要脏器所在处,如胁肋部、背部、肾区、肝区不宜直刺、深刺;大血管走行处及皮下静脉部位的腧穴如需针刺时,则应避开血管,使针刺斜刺入穴位。

6. 对于儿童、破伤风、癫痫发作期、躁狂型精神分裂症发作期等,针刺时不宜留针。

注 意 事 项

在针刺治疗过程中,由于患者心理准备不足等多种原因,可能出现如下异常情况,应及时处理。

1. 晕针:晕针是针刺治疗中较常见的异常情况,主要由于患者心理准备不足,对针刺过度紧张,或者患者在针刺前处于饥饿、劳累等虚弱状态,或患者取姿不舒适,术者针刺手法不熟练等。

如患者在针刺或留针过程中突然出现头晕、恶心、心慌,面色苍白,出冷汗等表现,此时应立即停止针刺,起出全部留针,令患者平卧,闭目休息,并饮少量温开水,周围环境应避免噪杂。

若症状较重,则可针刺人中、内关、足三里、素髎等穴,促其恢复。经上述方法处理后如不见效并出现心跳无力,呼吸微弱,脉搏细弱,应采取相应急救措施。

为了防止晕针,针刺前应先与患者交待针刺疗法的作用,可能出现的针感,消除患者的恐惧心理。

对于过度饥饿,体质过度虚弱者,应先饮少量水后再行针刺;对于刚从事重体力劳动者,应令其休息片刻后才针刺。

2、滞针;在针刺行针及起针时,术者手上对在穴位内的针体有涩滞、牵拉、包裹的感觉称滞针。

滞针使针体不易被提插、捻转,不易起针。

滞针的主要原因是针刺手法不当,使患者的针刺处发生肌肉强直性收缩,致肌纤维缠裹在针体上。

出现滞针后,不要强行行针、起针。应令患者全身放松,并用手按摩针刺部位,使局部肌肉松弛。然后,轻缓向初时行针相反方向捻转,提动针体,缓慢将针起出。

3、弯针:针刺在穴位中的针体,于皮下或在皮外发生弯曲,称弯针。

在皮外的弯针多是由于留针被其它物体压弯、扭弯。起针时应注意用手或镊子持住弯针曲角以下的针体,缓慢将针起出。

4、断针:针体部分或全部折断在针刺穴位内,称为断针。

常见原因是由于针根部锈蚀,在针刺时折断。如果自针根部折断时,部分针体仍暴露在皮肤外,可立即用手或镊子起出残针。

另一个原因是因滞针、弯针处理不当或强行起针,造成部分针体断在皮下或肌肉组织中。

5、血肿;出针后,在针刺部位引起皮下出血,皮肤隆起,称皮下血肿。

出现皮下血肿时,应先持酒精棉球压按在针孔处的血肿上,轻揉片刻。如血肿不再增大,不需处理。

如血肿不再增大,不需处理。局部皮肤青紫可逐渐消退。如经上述按揉血肿继续增大,可加大按压并冷敷,然后加压包扎,48小时后局部改为热敷,消散瘀血。

体 位 选 择

针刺时患者体位选择是否适当,对腧穴的正确定位,针刺的施术操作,持久的留针以及防止晕针、滞针、弯针。甚至折针等,都有很大影响。

如病重体弱,或精神紧张的病人,采用坐位,易使病人感到疲劳,往往易于发生晕针。

又如体位选择不当,在针刺施术时,或留针过程中.病人常因移动体位而造成弯针、滞针,甚至发生折针事故。

因此根据病情选取腧穴的所在部位,选择适当的体位,既有利于腧穴的正确定位又便于针灸的施术操作和较长时间的留针而不致疲劳的原则。

针刺时常用的体位

1.仰卧位:适宜于取头、面、胸、腹部腧穴,和上、下肢部分腧穴。

2.侧卧位:适宜于取身体侧面少阳经腧穴和上、下肢的部分腧穴。

3.伏卧位:适宜于取头、项、脊背、腰尻部腧穴,和下肢背侧及上肢部分腧穴。

4.仰靠坐位:适宜于取前头、颜面和颈前等部位的腧穴。

5.俯伏坐位:适宜于取后头和项、背部的腧穴。

6.侧伏坐位:适宜于取头部的一侧,面颊及耳前后部位的腧穴。

消 毒

1.现在都使用一次性毫针(都是出厂前消毒包装,但应该注意生产日期)

2.针刺穴位消毒:用棉签沾碘伏消毒。

3.操作医生要求带一次性手套。

针刺疗法的优点

第一,有广泛的适应证,可用于内、外、妇、儿、五官等科多种疾病的治疗和预防;

第二,治疗疾病的效果比较迅速和显著,特别是具有良好的兴奋身体机能,提高抗病能力和镇静、镇痛等作用;

第三,操作方法简便易行;

第四,医疗费用经济;

第五,没有或极少副作用,基本安全可靠,又可以协同其他疗法进行综合治疗。

这些也都是它始终受到人民群众欢迎的原因。

针刺疗法的适应证

(1)呼吸系统疾病

1.过敏性鼻炎;2.鼻窦炎;3.支气管哮喘;4.感冒;5.扁桃腺炎;6.急、慢性喉炎; 7.气管炎。

(2)眼科疾病

8.急性结膜炎 ;9.中心性视网膜炎 ;10.近视眼;11.白内障。

(3)口腔科疾病

12.牙痛;13.拔牙后疼痛;14.牙龈炎。

(4)胃肠系统疾病。

15.食管、贲门失驰缓症;16.呃逆;17.胃下垂;18.急、慢性胃炎;19.胃酸增多症;20.慢性十二指肠溃疡(疼缓解);21.单纯急性十二指肠溃疡炎;22.急、慢性结肠炎;23.急性(慢性)杆菌性痢疾;24.便秘;25.腹泻;26.肠麻痹。

(5)神经、肌肉、骨骼疾病

27.头痛; 28.偏头痛;29.三叉神经痛;30.面神经麻痹31.中风后的轻度瘫痪 32.周围性神经疾患 33.小儿脊髓灰质炎后遗症34.美尼尔氏综合征 35.神经性膀胱功能失调 36.遗尿37.肋间神经痛38.颈臂综合征 39.肩凝症 40.网球肘41.坐骨神经痛42.腰痛43.关节炎44.小儿脑瘫。

常见病的治疗穴位

1.感冒

(1)风寒:

穴位处方:风门、风池、列缺、合谷。

(2)风热:

穴位处方:大椎、曲池、合谷、鱼际、外关。

加减:

(1)鼻塞加迎香。

(2)头痛加攒竹、太阳。

(3)高热时大椎穴旁开一横指点刺放血,或尺泽穴放血。

(4)咽痛加少商穴放血。

2.咳嗽

(1)外感咳嗽

穴位处方:大椎、外关、肺俞、列缺、合谷、尺泽。

(2)内伤咳嗽

穴位处方:中脘、丰隆、肺俞、太渊、尺泽。

3.哮喘

(1)实证

穴位处方:肺俞、定喘、膻中、列缺。

加减:风寒加风门。痰盛加丰隆。

(2)虚证

穴位处方:肺俞、肾俞、脾俞、中脘、气海、太渊、足三里。

4.中暑

穴位处方:人中、神门、中冲。

委中放血;十宣点刺放血。

5.昏厥

(1)气闭

穴位处方:人中、合谷、太冲、大陵。

(2)气脱

穴位处方:中脘、气海、内关、足三里。

6.眩晕(附:耳原性眩晕)

(1)肝阳上亢

穴位处方:百会、合谷、太冲、风池、肝俞、肾俞。

(2)气血不足

百会、中脘、气海、足三里、脾俞、胃俞、风池。

(3)痰湿中阻

穴位处方:百会、头维、中脘、足三里、商丘。

附:美尼尔氏综合征

穴位处方:风池、内关、阳陵泉、医风、足三里、三阴交。

7.中风

(1)闭证

穴位处方:人中、太冲、丰隆。也可用三棱针十二井放血。

加减:牙关紧闭加頬车、合谷。舌强不语加濂泉、通里。

(2)脱证

穴位处方:关元、足三里。

(3)口眼歪斜

穴位处方:人中、承浆、地仓、頬车、合谷、太冲、内庭。

(4)半身不遂

上肢穴位处方:肩髃、曲池、外关透内关、合谷。

下肢穴位处方:环跳、阳陵泉、足三里、解溪、昆仑、三阴交。

加减:上肢还可轮取肩髎、阳池、后溪等。下肢轮取风市、阴市、悬钟等。病久上肢可配大椎、肩外俞。下肢可配白环俞、腰阳关等。言语障碍可加哑门、濂泉、通里。

8.高血压

(1)阴虚阳亢

穴位处方:百会、合谷、太冲、复溜。

(2)脾虚痰盛、湿邪上扰

穴位处方:百会、印堂、中脘、气海、足三里、丰隆。

(3)气血两亏

穴位处方:肺俞、膈俞、心俞、肝俞、脾俞、肾俞。

加减:耳鸣加外关、医风。

9.惊悸、怔忡

穴位处方:心俞、内关、神门。

加减:心血不足加脾俞、膈俞、胃俞。痰火内动加丰隆、阳陵泉。水饮停阻加胃俞、三焦俞。

10.失眠、健忘

穴位处方:神门、三阴交。

加减:肝胆火旺加合谷、太冲、行间。心脾亏虚加心俞、脾俞。心肾不交加肾俞、太溪、照海。脾胃不和加中脘、足三里。

11.呃逆

穴位处方:

(1)天突、内关、足三里。

(2)膻中、太冲。

(3)左章门、右合谷。

(4)巨阙、章门、膈俞、阳陵泉。

12.呕吐

(1)寒吐

穴位处方:内关、脾俞、胃俞、足三里。

(2)热吐

穴位处方:中脘、内关、合谷、足三里、内庭。

(3)肝气上逆

穴位处方:中脘、内关、阳陵泉、足三里、太冲。

(4)中气不足

穴位处方:中脘、胃俞、章门、脾俞。

13.泄泻

(1)急性泄泻

穴位处方:中脘、气海、天枢、足三里、阴陵泉。

加减:下面穴位可以配合:大肠俞、上巨虚、下巨虚、内庭。

(2)慢性泄泻

脾虚泄泻

穴位处方:中脘、章门、脾俞、公孙、足三里。

肾虚泄泻

穴位处方:百会、关元、命门、肾俞、太溪。

14.痢疾

穴位处方:合谷、天枢、足三里。

加减法:湿热痢加曲池、内庭。寒湿加中脘、气海。噤口痢加中脘、内关、内庭。久痢加脾俞、胃俞、中脘、关元。

里急后重加中膂俞、白环俞、长强。脱肛加百会、长强。

15.便秘

穴位处方:大肠俞、天枢、上巨虚、支沟、阳陵泉、胃俞。

16.脱肛

穴位处方:百会、长强、大肠俞、气海、足三里、肾俞、脾俞。

17.遗尿

穴位处方:曲骨、中极、三阴交、肾俞、三焦俞、次髎。

18.淋证

穴位处方:中极、气海、阴陵泉、三阴交、太溪

加减:尿中带血加血海。小便如膏加肾俞、照海。少腹满痛加曲泉。尿中结石加委阳、然谷。

19.头痛

穴位处方

(1)正头痛:百会、风府、太阳。

(2)前头痛:神庭、印堂、太阳、合谷。

(3)后头痛:风池、风府、后谿、昆仑。

(4)偏头痛:丝竹空透率谷、列缺、足临泣。

(5)巅顶痛:百会(或四神聪)行间、阿是穴。

20.胁痛

(1)实证

穴位处方:支沟、阳陵泉、期门、太冲。

(2)虚证

穴位处方:肝俞、膈俞、肾俞、期门、足三里。

21.胃脘痛

(1)肝气犯胃

穴位处方:期门、中脘、阳陵泉、内关、足三里、行间。

(2)脾胃虚寒

穴位处方:脾俞、胃俞、肝俞、中脘、章门、内关、足三里。

(3)饮食积滞

穴位处方:中脘、气海、天枢、足三里、内关、公孙。

22.腰痛

(1)急性腰扭伤

腰痛穴(经外穴)

【定位】手背,在第2、3掌骨及第4、5掌骨之间,当腕横纹与掌指关节中点处(腕背横纹下1寸),一手两穴。(如图)

【解剖】在骨间背侧肌中;布有掌背动脉、手背静脉网;布有掌背神经、指掌侧总神经。

(2)慢性腰痛

寒湿痛

穴位处方:肾俞、阳关、委中、命门、环跳。

肾虚痛

穴位处方:命门、志室、太溪、肾俞、委中、环跳。

23.腿股风(坐骨神经痛)

穴位处方:环跳、承扶风市、阳陵泉、昆仑。

24.漏肩风(肩关节周围炎)

穴位处方:重刺条口、膏盲、肩井、巨骨、肩髎。

25.痹症

(1)热痹

穴位处方:大椎、曲池、阿是穴。

(2)寒湿痹

肩关节痛

穴位处方:肩髃、肩髎、肩贞、臑(nao)俞。

肘臂痛

穴位处方:曲池、天井、尺泽、外关、合谷。

肩胛痛

穴位处方:秉风、天宗、肩外俞、膏盲俞。

手腕痛

穴位处方:外关、阳池、阳溪、腕骨。

手指关节痛

穴位处方:后谿、三间、八邪。

脊背部痛

穴位处方:人中、身柱、腰阳关、相应夹脊穴。

股部痛

穴位处方;秩边、承扶、风市、阳陵泉。

膝部痛

穴位处方:内外膝眼、梁丘、阳陵泉、膝阳关。

踝部痛

穴位处方:昆仑、丘墟、解溪、照海。

足趾痛

穴位处方:足临泣、太冲、八风。

26.痿证

穴位处方:

(1)上肢:肩髃、曲池、合谷、阳溪。

(2)下肢:髀关、梁丘、足三里、解溪。

加减:

(1)肺热加肺俞、尺泽。

(2)湿热盛加脾俞、阴陵泉。

(3)肝肾阴亏加肝俞、肾俞、悬钟、阴陵泉。

(4)发热加大椎。

27.痛经

(1)实证

穴位处方:中极、关元、血海、三阴交、次髎、环跳、地机。

(2)虚证

穴位处方:关元、中极、足三里、命门、肾俞、肝俞、脾俞、三阴交。

28.牙痛

穴位处方:合谷、内庭、下关、頬车、外关。

穴 位 查 找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I1NDA4ODIxNw==&mid=501242860&idx=1&sn=6b087276fbc8a7879b6e45e160abf7ec&chksm=71de7e9a46a9f78c812dcf7cf2e4a8d498080954b98f4f0858cb83cdeba59ac43932907083b6&mpshare=1&scene=1&srcid=0615NvbHjmdEzFROqZUoAEn0#rd]

作者:屈福生;编辑:刘清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