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薯是个好东西,红薯尖、红薯梗都可以做蔬菜,地下块茎收获后则可以加工成各种农副产品,红薯粉、红薯干等等,深受到人们的欢迎。因此,北方小麦收获之后,有很大部分的农民会选择种红薯,市场前景比较广阔。 关于种红薯,很多农民习惯翻秧,控制茎叶生长,提高产量。不过近年来,这个问题出现了一些争议,有一部分专家认为,翻秧不仅不会增加红薯的产量,反而会导致减产,这下子农民都困惑了。红薯到底能不能翻秧呢?翻秧导致减产,有没有科学依据?如何实现红薯高产? 红薯高产,除了提蔓或化学控旺外,膨大期需要进行科学的水肥管理,巧施裂缝肥,增施叶面肥,防旱排涝,实现护叶,保根,增薯重的目的。 一、翻蔓改提蔓,产量增一半 1、翻蔓导致红薯减产 ①红薯翻秧伤害茎叶 茎叶是光合作用的场所,块根中90%以上的淀粉和糖类,都来自于茎叶的光合作用。因此,茎叶的良好长势和寿命,是增产的物质基础。茎叶大量损伤,光合面积减少,降低了养分制造功能。 ②打乱了叶片的均匀分布,降低了光合作用 红薯的叶片本来就具有趋光性,通过本身的调节,上下层均匀有序排列。翻秧会导致叶片翻转,重叠,密集。打乱叶片的分布规律,使叶片光合面积减少,光合产物减少。 ③打乱了植物养分的正常分配 红薯翻秧会造成养分倒流,分布给茎叶的增多,输送给块茎减少,减缓了红薯膨大的速度。 2、红薯提蔓可增产 ①、提蔓的方法 红薯提蔓是在八月底前,雨后将红薯茎蔓轻轻提起,将蔓根切断后再放回原处,不伤茎叶,不打乱自然分布秩序。 ②、提蔓的作用 能抑制茎叶生长,起到暴晒垄土,减少土壤中过多的水分,提高土温,而且具有较好的增产效果,可以增产15%。 ③、提蔓的次数 茎叶生长不良的不要提蔓,一般提蔓2-3次,不可过多,雨水较多的年份,可以适当增加提蔓的次数。 注:红薯控旺可以用化学的方法,结合叶面施肥,喷控旺剂。 秧蔓长到35厘米左右时,用5%烯效唑可湿性粉剂20-30克+磷钾源库50-100克,兑水30公斤喷施1次。在红薯封垄前,蔓长50厘米左右时再喷一次,就能有效地控制红薯旺长。 二、膨大期科学水肥管理,增产又提质 1、巧施裂缝肥 红薯膨大期,土表会出现裂缝,这个时候灌肥,能促进块根膨大,预防茎叶早衰,具有显著的增产效果。 一般在8月下旬,每亩用5公斤硫酸钾或1公斤磷钾源库兑水100公斤,沿着裂缝灌施,壮株催薯、快长稳长。叶片有早衰趋势的田块可以加入5公斤尿素。 2、增施叶面肥 后期根系的吸收作用明显减弱,如果前期肥水不足,茎叶容易出现落黄早,早衰的情况。 每亩用磷钾源库100克+钙源库30克,兑水30公斤,喷施2-3次,能够延长和增强叶片的光合作用,促进薯块肥大。加入钙肥,能增加红薯表皮的硬度,有效避免积水条件下红薯腐烂,同时可以增加红薯的耐储存性。脱肥明显的田块,可以加入200克尿素,一起喷施。 3、抗旱防涝 “红薯喜半旱墒”。薯块膨大盛期,6成湿为宜。如湿度过大,透气性差,地下薯块不膨大,出现硬心和腐烂,影响储藏性;如果久旱无雨,茎叶早衰,影响碳水化合物的形成和积累,薯块也不膨大。 因此,田间积水不超过24小时;干旱时,如果中午叶片萎焉,下午或第二天早上不恢复,应隔沟浅灌水。 小结 红薯翻秧影响产量,建议大家翻秧改提蔓。如果种植面积大,则直接用化学控旺剂,切忌浓度过高,以免造成药害。出现药害时,可以喷施葡萄糖水溶液缓解。 除了科学水肥管理,后期还需防治卷叶蛾,在6-8月爆发,吃光叶片,影响产量。在幼虫3龄 期前尚未卷叶时, 用2.5% 溴氰菊酯乳油3000倍液或 2.5%功夫乳油 5000倍液进行防治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