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0日上午,由江苏省美术家协会、苏州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苏州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常熟市人民政府主办,常熟市海虞镇人民政府承办的“艺途寻宗——姚新峰中国画作品展”在江苏省美术馆开幕。清华大学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国书法家协会原副主席言恭达,江苏省文化厅原副厅长、江苏省国画院原院长赵绪成,江苏省美术家协会原主席、江苏省国画院原院长宋玉麟,江苏省民进副主委朱毅民,江苏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秘书长吴大忠,南京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授、著名美术史论家左庄伟,江苏省美术馆副馆长张兴来,苏州市政协副主席徐明,苏州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局长李杰,常熟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孙健,常熟市人民政府副市长赵红等出席开幕式。 中共常熟市海虞镇委员会书记朱惠明 常熟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孙健 苏州市政协副主席徐明 江苏省文化厅原副厅长、江苏省国画院原院长赵绪成 南京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授、著名美术史论家左庄伟 著名画家姚新峰致答谢词 江苏省美术馆副馆长张兴来主持 朱惠明、徐明、赵绪成、宋玉麟、言恭达、朱毅民、李杰、孙健、赵红、 徐明、宋玉麟、左庄伟、言恭达、姚新峰、孙健、秦卫星 姚新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国家一级美术师,江苏省美术家协会理事、江苏省花鸟画研究会顾问、常熟市新峰美术馆馆长,曾任常熟市书画院院长、常熟市美术家协会主席、苏州国画院副院长、执行院长。作品多次入选“全国美术作品展览”、全国中国画展览、百家金陵中国画展、全国中国画线描艺术展等,并多次获奖。 姚新峰出生在江南的文化古城常熟,故乡的风物人文是他艺术创作的根源。他的花鸟画,题材主要是家乡常见的清荷莲藕、蔬果、螃蟹和鱼禽,有生命的禽鱼和无生命的静物在他笔下碰撞,自然之美、生活之美和生命之美融于一画。近年来,姚新峰将创作关注点和绘画表现对象逐渐从城镇转移到乡村,从国内延展到异域,创作了一大批贴近时代,反映生活的现实主义题材作品。在这批作品中,姚新峰把渔民农人朋友纯朴天真的言笑之姿请进了艺术殿堂,还刻画了各类民族特色的人物形象,以真诚朴实的情感和充满激情的笔墨语言与自然沟通、同时代对话,凝聚了画家对生活和人生的诸多感悟。 本次展览共展出姚新峰代表作120余件,通过五个主题——“大朴不雕”“和风静美”“畅神达意”“精微致远”“丹青抒怀”,充分展示了姚新峰的艺术成果,反映画家对创作与人生的深刻思考。 开幕式后,本次画展学术主持、南京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授、著名美术史论家左庄伟先生主持召开了姚新峰中国画作品研讨会,众多国内美术界著名专家、学者、艺术评论家出席,针对姚新峰的艺术创作和艺术思想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讨,并对常熟市海虞镇创办民办公助美术馆的创新实践进行了分析与探讨,这对当代中国画创作围绕现实主义题材的意义起到较为重要的启示作用。 姚新峰 姚新峰,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国家一级美术师、江苏省美术家协会理事、江苏省艺术专业高级资格评审委员会委员、江苏省花鸟画研究会顾问、苏州市花鸟画研究会副会长、常熟市新峰美术馆馆长、民进委员。曾任常熟市书画院院长、常熟市美术家协会主席、苏州国画院副院长、执行院长。 作品曾入选第十届(2004年)、第十一届(2009年)全国美术作品展览;首届(1994年)、第二届(2003年)、第三届(2008年)全国中国画展览;第一届(2005年)、第二届(2007年)、第三届(2009年)、第四届(2011年)百家金陵中国画展览;首届(2008年)、第二届(2010年)、第三届(2012年)全国中国画线描艺术展,并多次获奖。作品亦曾获《江苏省体育美展》一等奖、《江苏省首届山水画展》银奖、《江苏省第二届山水画大展》金奖、《新江苏画派——七彩世纪中国画大展》金奖、《2017江苏美术奖大展》美术奖和《江苏省花鸟画大展》最佳创作成果奖等。 作品《水乡秋韵》被中国美术馆收藏,《庭院寂无声》被江苏省美术馆收藏。 大朴不雕·写意人物改革开放三十年,河口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坎坷不平的泥巴路旧貌换新颜,笔直的水泥路四通八达,干净整洁的民房有序坐落。田间劳作,夕阳西下,炊烟升起……这些看似平淡常见的生活场景,在新峰的笔下,成为一幅幅带着温度、生命、灵魂的作品。 进而,新峰从“河口村”走出去,走到他乡异国,用他的画笔记录他的观察与思考。那些异域人物画,既融入了他对不同地区文化的人文感知,也体现了他对人物姿态神情的捕捉能力。 ——(朱永新: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央委员会副主席,全国政协副秘书长,常务委员会委员,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 河口系列之二 200cm×200cm 吉日——玉树行组画之三 240cmx200cm 启程 120cmx240cm 和风静美·工笔花鸟新峰出生成长于江南文化古城——常熟,又长期生活工作在阳澄湖畔,嬉戏于荷莲游鱼间,那闭目就在眼前的情景时时激发他的创作热情。湖塘、荷莲、鸭群是新峰常抒写的花鸟画题材,他笔下四季荷莲不同形态蕴涵着不同的思想情思和精神。他那幅入选《百家金陵》大展作品《藕塘雪霁》借冬日的枯荷既写出一种风骨精神气质,还隐涵着一种生命轮回的哲理——冬将去春将来,荷将由枯而荣,画家在荷塘特意写一群游弋的鸭群,预示着春江水暖鸭先知的意境。这是画亦是诗,更是思想,令观赏者回味深思。 ——(左庄伟:南京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授,著名美术史论家) 庭院寂无声 175cm×168cm 窗口 176cm×90cm 畅神达意·写意花鸟“我画故我在”——新峰之所以用这样的创作冲动来净化和滋养艺术的灵魂,是因为那些花鸟物象能自由舒展他生命的情怀。新峰的写意花鸟作品,由见造型、见笔墨、见功力,一跃而为见感悟、见灵犀、见心性。可以中肯地说,新峰的创作即是厚积薄发是外露,又是境界争锋的内敛;这是他的心灵达到清净和透彻、艺术达到纯澈和自由的结果。 ——(马安信:著名诗人、作家、美术理论家) 夏塘双禽 138cm×68cm 江南烟雨 138cm×68cm 鱼满仓 138cm×68cm 精微致远·线描新峰的线描作品,勾勒了当代人的精神田园,这是对他不懈追求的最好注解。将宁静致远的心境投诸温良的民风和朴素的生活,这是新峰作品既有传统,又有当代意味的重要原因。他吸纳传统,又表达了当代人的审美趣味和价值观,和别人相比,他只醉心自然和生活中的细微之处的美,这些让他的作品具有了自己独特的情味。也就是这样的情味,让姚新峰的作品深深地打动了人。这种打动,不是来自艺术之外的东西,而是源自一种艺术和人生的精神,一种在平和宁静中挥发出的向上的精神内涵。 ——(韩光浩:《现代苏州》杂志常务副主编,著名作家) 行走天竺之二 45cm×34cm 鱼鹰 210cm×68cm 丹青抒怀·写意小品我是新峰同乡,尝以数百万字描写江南水乡少年生活,所以新峰的画于我是格外的亲切,常能酣畅生发,心领神会。常听说某种艺术是空间艺术,某种艺术是时间艺术。面对新峰的作品,我对于这样的论断竟然产生怀疑了。在我的心目中,这些画作分明是芳菲着的,清凉着的,鲜活着的,动听着的,演义着的。那采莲的少女唱着水淋淋的山歌,那慵懒的白猫打着甜蜜的呼噜,而那两个对奕的男孩在几分钟前还打过一架哩…… ——(金曾豪:著名作家) 双鱼 34cm×45cm 人物习作 45cm×34cm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