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微信朋友圈“七不晒”:快去查查,晒了的赶紧删掉

 AiLianShuoZouD 2019-07-11

我们经常看到有朋友会在旅游之前在朋友圈里晒一条“出发”动态,并配有一张登机牌或者火车票。要知道,登机牌和火车票上都含有相当重要的个人身份信息。虽然现在人们的信息保护意识相当之高,但所谓百密终有一疏,不少朋友的确在关键部位打上了马赛克,但是很难保证绝对万无一失,例如露出了二维码等等。这些细节就有可能为不法分子提供可趁之机,一些特殊软件可以通过二维码解析出姓名、身份证号码、车次、航班等等重要个人信息,而这些信息足够让不法分子完成一次电话诈骗了。

有人喜欢在朋友圈晒爱车,连车身带车号一起毫无遮挡地晒在朋友圈,这样做车辆很容易被套牌,从而招惹来不必要的麻烦。晒车的时候记得给车牌打严马赛克。

家庭住址也是个人隐私很重要的一部分。除了小区名称、门牌以外,能暴露出家庭住址的明显的建筑物、风景等最好也不要晒在朋友圈,免去不必要的麻烦和风险。

孩子的照片、姓名、每天固定的行走路线、就读的幼儿园、小学等不要晒。骗子冒充幼儿园、学校老师谎称孩子受伤让打钱的,准确知道孩子姓名和就读学校去绑架孩子勒索家长的……这样的案例不在少数;老人的信息也要注意保护,骗子随口胡诌一个谎言就能骗走老人的钱财。

朋友圈炫富的,既能引起别人的羡慕也会招来妒忌,会被不法分子盯上。特别是炫富同时带定位的,更容易给自己招来危险。

有些人为了彰显自己在公司的地位或者是取得的工作业绩,在朋友圈晒公司敏感信息、项目合作书、谈判时间、招标情况等涉及商业秘密的内容,很可能导致公司在商业竞争中处于下风,甚至带来经济利益损失。

2019年5月13日,微信安全中心发布《关于利诱朋友圈打卡的处理公告》,点名薄荷阅读、流利阅读等知名学习类App,通过以返学费、送实物等方式,利诱微信用户分享其链接(包括二维码图片等)到朋友圈打卡,严重影响朋友圈用户体验,违反了《微信外部链接内容管理规范》。

微信朋友圈的“7不晒”,您记住了吗?一定要绷紧个人隐私、商业秘密和国家秘密的保密弦,别让朋友圈成为泄密的导火索,保护个人安全、保护国家利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