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4岁就懂得让梨的孔融,最终也变成了“小时了了,大未必佳”之人

 谢袁佳 2019-07-11

孔融,汉末人,孔子第20代后代,因4岁就懂得把大个的梨让给哥哥而声名鹊起!10岁时,跟父亲孔宙去洛阳名人李膺家做客,被陈韪讽刺“小时了了,大未必佳!”后,孔融以“想君小时,必当了了”反击回去,让在座宾客无不惊奇,都说他是个聪明绝顶之人!

可谁能想到的是,4岁就懂得让梨的孔融,最终也变成了“小时了了,大未必佳”之人!那这是怎么回事呢?13岁时,父亲孔宙去世,孔融悲痛过度,需要人扶才能站起来,州里因而称赞他的孝行。16时,孔融未经大哥孔褒同意,因擅自收留在逃的张俭,给自己惹来杀身之祸。

官兵到来时,孔融说罪责在他,愿赴法场。但哥哥和妈护着他,一门争死。最终,孔褒为保护孔融而被杀。孔融也因为此事,变得更加声名远扬!后来,孔融受杨赐征召,成司徒掾属。任上他暗中察访贪官的罪行,准备予以贬谪罢免,但最终因得罪的人太多而无所收获。

董卓入京后,想要废掉汉少帝刘辩,孔融与其争辩,言辞非常激辩。随后,董卓怀恨在心,将孔融弄去黄巾军最为猖獗的北海做国相。在这里,他召集士民,聚兵讲武,下发檄文,又亲写书札,与各州郡通声气,共同谋划如何镇压黄巾军。后来,孔融又极力宣扬孝道和善行。

可见,直到此刻,他还是个还是个刚直不阿、不畏强权、心怀正义、为国为民、孝善两行之人!可是,接下来的孔融,画风转变的十分快,让人感觉这压根就不是以前的那个孔融!有一次,有一个人在父亲坟墓上哭得不怎么撕心裂肺,孔融转身就把他杀掉了。

当北海被黄巾军围住时,让太史慈出城通知刘备来救援。后来,袁绍的儿子源谭攻打北海,白天,孔融还气定神闲的读书,仿佛什么事都没发生,一点也不害怕。可到了晚上,独自一人直接跑路,最后跑到汉献帝那里保命去了。把妻子孩子全给扔下,被袁谭所俘虏。

待在汉献帝那里时,孔融的日常生活,就是装逼骂曹操。因为在他看来,骂曹操就等于匡扶汉室了。虽然他的吃穿用度,全是曹操给的。曹操攻下邺城后,想娶袁熙的妻子甄氏,不料被儿子曹丕捷足先登了。孔融听后写信给曹操,说:“武王伐纣,把妲己赏赐给周公。”

曹操不明白,问这出于何经何典。孔融答道:“按现在的事情量一量,想当然而已。” 言外之意就是暗讽曹操父子同争一女,有乱伦之嫌。曹操北讨乌桓,孔融又讥笑他说:“大将军(曹操)远征,萧条海外,从前肃慎不进贡木苦矢,丁零偷盗苏武的牛羊,可以一并讨伐啊!

于是,孔融早讽刺曹操的道路上越走越远,一发不可收拾!以至于曹操为了节省粮食,上表禁酒,孔融都要去写信讽刺一番!后来,他更是把语不惊人死不休做到了极致。不仅嘲笑别人的姓氏,弄得人家不得不得改姓(本姓氏,初为县吏,后仕郡,郡相孔融嘲仪,言"氏"字"民"无上,可改为"是",乃遂改焉。)!52kd微信怎么批量加人草根站长

还说把愚笨又处于底层的人被吃掉是天经地义的事(贤哲之忿,犹欲啖人,而况遭穷者乎?)!后来,孔融更是说出了一句极为不孝道的话:“父之于子,当有何亲?论其本意,实为情欲发耳。子之于母,亦复奚为?譬如寄物缶中,出则离矣!”

(译:父亲对于子女而言,又有什么亲情可言?归根到底,不过是情欲所发。母亲对子女而言,也没什么亲情可言!就好像是放在瓶子中的一个东西,出来后就分离了,没有任何关系。)最终,孔融从至善至小之人,变成了“小时了了,大未必佳”之人。也因此被曹操以“不孝”的罪名杀了。(喜欢的话多多关注,多多点赞,多多收藏,转发和评论,谢谢!本人其他文章也很精彩,欢迎品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