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5把壶围城的一道墙

 书页无卷 2019-07-11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地处宜兴南部的天目山余脉,任墅西香山附近和伏东一带的黄龙山,只有60米高,却以其独特的自然地理结构,丰富的紫矿矿藏,滋养了一代代山脚下的子民,紫砂大师层出不群,传世之作价值连城,宜兴亦成了紫砂的代名词。

吃水不忘挖井人,玩壶亦思黄龙山。为了防止无秩序的乱开采现象,保护珍贵的紫砂资源,黄龙山建起了高高的围墙,并以25把紫砂壶为墙体装饰。

风吹日晒,它们永远坚守在那里,向人们讲述着关于紫砂壶的一切。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一下这25把紫砂壶吧。

荷叶壶


作者以抽象的手法将自然之美融于紫砂作品中,化繁为简,简约中带给人清新脱俗之感。

壶身矮扁,线条别致有款,脉络清晰自然,弯曲有度,处理得恰到好处。两片荷叶,合成壶身,清心自然。耳把与壶流对弈,相辅相成,更添简单美感之意。

掇球壶


掇球壶是典型的几何型传统圆壶式,也是最优秀的紫砂壶代表款式之一,它的基本造形是壶钮,壶盖,身壶,由小中大三个顺序排列的球体组成,壶腹为大球,壶盖为小球,似小球掇于大球上,故称掇球壶。

集玉壶


壶以玉为题,故名“集玉”。壶身为扁圆柱形,似用两大玉璧叠合组成,壶腰用玉饰纹凹凸线分界,束出壶身骨秀神清之姿。肩腹用弧线交接,底足用两条直角线阶梯收缩,烘托出壶体刚健婀娜之态。

石瓢壶

石瓢最早称为石铫,铫在辞海中释为吊子一种有柄,有流的小烹器。铫从金属器皿变为陶器,最早见于北宋大学士苏轼《试院煎茶》诗:“且学公家作名钦,砖炉石铫行相随”。

后来顾景舟引用古文“弱水三千,仅饮一瓢”,“石铫”应称“石瓢”,从此相沿均称石瓢壶。

南瓜壶

“南瓜壶”,相传最早由陈子畦所制,以瓜形为壶体,瓜柄为壶盖,瓜藤为壶把,瓜叶为壶嘴,构思巧妙,雅而不俗,陈鸣远作传世品现藏南京博物院。

大彬如意

大彬如意是一款经典器型,为明朝大师时大彬设计制作而成,其时有“明代良陶让一时”之说,时大彬设计此壶既有“事事如意”的寓意,又有以三足撑体寓意“鼎立”之势。

葵仿古

葵仿古是根据传统器型仿古壶演变而来,作品的形神气态均与仿古十分的相近,仿古壶的古朴与典雅大方,简洁和富有韵味等特点亦充斥着整个作品,筋纹的使用增添了作品了的艺术效果。

竹节壶

竹子体现的是一种文人雅致,各种文学辞赋中可以见到得其身影,在各种艺术中亦能见其踪影,在紫砂壶之上竹子更是常驻“客”,用以来赞美竹的高尚品质,同时出紫砂的经典之美。

半菊壶

王寅春力作之一,造型线条自壶的摘手而下,经盖、壶身至底,线条连贯通畅,所分割成的长条形块面异常饱满生动,富有精神而不疲软。壶嘴从筋囊块面中突出,过流自然,毫无牵强之意,是筋囊器中的上佳作品。

五竹壶

民国冯桂林制,以竹节的外形拼组成壶体,如此精致的做工技巧,现在已不多见。

上新桥

“上新桥壶”为六十年代顾景舟先生制作而成,为一代经典之作。

此壶造型端庄、秀美、新颖脱俗,在柄的环状之上稍加改动即可安放拇指,又与壶盖钮相呼应, 真可谓匠心独运、设计巧妙;盖与肩部均以凹线、阶状分割空间,自上而下视之,有一环扣一环水波荡漾之感;壶盖上的钮正像一座小桥矗立于湖水之中,上新桥壶或由此而得名。

报春壶

报春壶,是紫砂经典器型,更是十大经典茗壶之一。它是朱可心大师于上世纪七十年代初,首创的一壶多种装饰的新壶型。

以竹的摇曳之声和清疏之影尽入壶艺,对自然形象进行精心设计、提炼取舍,将竹叶潇洒的丰姿,刻画的恰如其分,给人以美的享受。

井栏壶

顾名思义,其造型源于井栏。实际生活中的井栏即井之护栏,亦名井床,井幹。古人掘井多置井栏,有的还置井盖,井顶,井亭,它们即可护井,又能起到美化环境作用。

荷花壶

蒋蓉堪称荷花壶的开山鼻祖,壶体以盛开的荷花为主,莲蓬为盖,以嫩荷包卷的叶为流,荷花枝干曲成把,红菱、荸荠、白藕同属水生植物,为壶的三脚,巧若自然生成,整壶处处洋溢着荷花婀娜秀美的风姿和宁静的荷塘自然情趣。

吴经提梁

吴经提梁最早出土于1965年明代嘉靖十二年(1533) 司礼太监吴经墓中,也是当时唯有绝对有年代可考的明早期紫砂壶。吴经提梁壶造型丰满,腹提得起来,底收得有力,提梁高度适宜,恰形成虚的空间以缓冲身桶的厚重,给人一种沉稳博雅的韵味,和明式家具的凝重简洁之气相通。

供春壶

紫砂壶的鼻祖,仿树廮而制,也叫“树廮壶,为纪念供春后改名为“供春壶”。

传炉壶

传炉壶,式度端庄,风格雅致,隐隐然有古风韵,堪称佳品。传炉壶有着青铜器般的威严与稳重,它古朴典雅,曲线强劲有力,浑厚端正。是方中有圆,圆中寓方的典范。

鱼化龙

典型传统壶型,是鱼跃龙门之意,黄玉麟曾以制作这款壶出名,时人以“玉麒麟”直呼他的名字,他才改名“玉麟”。

汉云壶

“汉云壶”初创于清代,时名“云汉”。经顾景舟改造后改成“汉云”壶,是改良传统经典壶式别具匠心的巅峰之作,造型周正严谨,气势稳重挺秀。 

鸣远四方

鸣远四方乃经典方器壶型,也是清代陈鸣远的代表之作,作品方中亦圆,圆中亦方,壶身方正圆润挺拔,壶把、壶嘴流畅舒展,落落大方,高挑的壶盖壶钮,醒目而得体的高居其上,不卑不亢,四足稳稳的拖住壶体。

风卷葵

从来花货都是静物展示,唯有风卷葵以静写动,趣味独到。整个壶身都是线条包围,以风卷葵命名,的确是把风声表现得淋漓尽致。壶身的线条上下有致,上部是斜纹堆叠,恰似枝叶被风吹起,而下部则是反向堆叠,展现出枝叶的韧性。

僧帽壶

“僧帽”在历代是佛教圣洁之物,“僧帽壶”轮廓清晰,线面明快,刚健挺拔,神韵立现,整个器型给人一种沉稳厚实的感觉,实质上传承了佛教圣洁的文化蕴意。

仿古壶

清代邵大亨初创,原意是壶体仿照鼓型,后人仿制做这种壶形就成了仿古代壶型的意思了。

提璧壶

提璧壶最初由高庄教授参与设计、顾景舟反复修改、设计定型,是顾景舟一生中花费精力最多的作品,首件作品为紫砂博物馆收藏,因其壶盖面似玉璧而得名。

玉兰花壶

时大彬的代表作之一,像极了一朵垂下的玉兰花,设计奇巧,紫砂筋纹器造型中优秀的传统经典之作。

今天的黄龙山围墙高筑,绿树成荫。历史的千疮百孔在岁月的安抚下更加平静,我们已看不到成群结队的采矿人,只源于一句:“世界只有一把紫砂壶,她的名字叫宜兴”。

丁蜀子民一看到围墙上的那25把壶,就想到了紫砂的历史,想用心守护这座山,做好这把壶。

不过幸运的是,2010年7月3日,宜兴市紫砂行业为重塑信心、重构信任、重振声誉,市政府经过审慎研究,正式恢复保护性开采紫砂矿,以确保宜兴市生产用的紫砂土全部来自于宜兴原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