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民为中心,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我国制订的一系列国家科技发展规划与纲要,始终把科技为民作为根本宗旨。 科技创新保障粮食安全 昔日盐碱地,今日米粮仓,以“渤海粮仓”为代表的一系列农业科技创新,为我国农业跨越式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为保障国家的粮食安全,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科技创新为民生领域补短板 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打赢脱贫攻坚战是解决地区发展不平衡,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共享发展成果的关键战役,而科技创新则是欠发达地区脱贫攻坚的高效途径。 当掌握高科技手段的专家与富有生产经验的农牧民紧密协作,便迸发出无限的创造力,创建出一批因地制宜,各具特色的农牧业发展新模式。 “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2006年,《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将安全科技、环保科技、健康科技等民生科技纳入了国家科技战略。 2008年,我国启动实施了“重大新药创制专项”打破了国外专利药物的垄断,促使部分国外专利药物大幅降价,减轻了患者的用药负担。康弘药业研发的用于治疗湿性黄斑变性的新一代生物制剂康柏西普,每年可为每位患者节省七万多元. 强化绿色发展,就是要把大气、水、土壤等关乎百姓美好生活的自然环境、生态系统等领域的短板,作为科研攻关的主战场。 乌兰布和沙漠腹地的这片两百多亩的沙漠绿洲,是福建农林大学国家菌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试验基地。根系发达的巨菌草数月内就能将流动沙地固住。 只有坚持科技创新才能让人民生活更美好 民生科技与创新为民的国家科技发展战略,使人民群众更便捷、更充分地共享科技创新和改革发展成果。 以互联网技术为代表的新兴科技产业迅猛发展,深刻影响和改变着13亿多中国人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祖祖辈辈逐水草而居的牧民,如今坐在距放牧点几十公里外的家中,拿着手机就能远程放牧。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监控系统,覆盖了全国72000多家医疗机构,能够快速锁定传染病高发区域,为百姓建立起应对突发性传染病的防控技术体系。 凭借数据先发的优势,贵州迈上了新经济发展的快车道,一跃成为中国大数据的高地。 创新改变生活,科技惠及百姓,中国人的生活从未像今天这样与科技创新紧密联系在一起。创新为民。创新,造福中国! ![]() 创新的力量 《创新为民》 播出时间:7月12日12:56 监制 / 闫东 主编 /刘铭 黄丽君 编辑 / 张兰 秦郑华 张羽(实习) |
|
来自: 自由翱翔-zyax > 《法律、法规、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