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流浪地球》上映之后,吴京再次走红,同时走红的还有他的好友段奕宏。 一个是《战狼》系列中,孤军深入的特种兵;一个是《士兵突击》里,狡猾如狐的妖孽“老A”。两人看似没有交集,却早已是相交十多年的朋友,互相鼓励着,始终坚持理想,做好电影。 如今,他们一个是票房巅峰,一个是实力影帝。 真正能够相交莫逆的,永远是相似或互补的一类人。 桃园结义,忠诚者的赞歌。 人生得一二知己足矣,好朋友对每个人的意义重大,甚至会影响我们一生的格局。 《三国演义》中,就有不少互相扶持的好朋友,成就了彼此的事业。 关羽曾与刘备等人失散,曹操给他封官拜爵,关羽却始终坚持态度,降汉不降曹。关羽对刘备的忠诚,使他成为古今中外第一等忠义之士。 关羽忠诚于兄弟,刘备、张飞同样投桃报李。 关羽败走麦城后,张飞、刘备冲动复仇,相继身亡,这种失去理智的行为,却恰恰是刘备能够聚拢人心、建功立业的杀手锏。 看一个人的品性,除了观其言、察其行,更重要的,是看看他都有些什么朋友,以及他如何对待自己的朋友。 人们常说,狐朋狗友,狼狈为奸。 如果一个人总被背信弃义的人环绕,这样的人,嘴上说得再好听,也绝对不可信任。 高贵者,与高贵为伍,忠义之士,也必与良善为朋。 对朋友忠诚的人,才能吸引更多同样忠诚的朋友。 诚于友者,也必诚于事、诚于人。 江东双壁,志同道合的创业兄弟团。 有忠诚之士为友,当然是人生幸事,而除此之外,另一种朋友,是因志同道合而结交。 三国时,孙策为人美姿颜,好笑语,性情豁达,善于用人。周瑜也是性度恢廓,文韬武略,乃是王佐奇才。 可以说,这一对好朋友,势均力敌,而且惺惺相惜。 父亲孙坚被杀,孙策尚且年少,不能守住父亲的兵马,是周瑜多方奔走,替他筹谋。 当孙策振臂高呼、自立门户时,周瑜头一个响应,送钱粮、兵丁,联络各方人脉,共同打下江东基业。 后来,孙策遭遇刺杀,将弟弟孙权托付给好友,周瑜忍痛答应,从此殚精竭虑,甘为东吴不可动摇的坚固屏障,赤壁之战,一把火烧得曹军'樯橹灰飞烟灭'。 有良友若此,夫复何求! 孙、周二人,始终志同道合,一言以蔽之,他们是同一层次的人。 这种层次,并非局限于物质上的门当户对,还有更多精神层面的相通、互融。 古人常说,士为知己者死。 处在同一层次的朋友,不需要多加沟通,也能明白彼此的想法,并互相配合行动。 而那些想法天差地别的人,则很难长久交往,即使短暂为友,最终也会因理念不合,而分道扬镳。 交友贵在交心,心通则神和。 关键时刻泼冷水,诤友最可贵。 通常情况下,与朋友相处,能让人身心愉悦,但也有一类朋友,他们说话不太好听,脾气还有点冲,却也是难能可贵的诤友:也就是敢于说大实话、当面批评你的朋友。 名臣魏征与唐太宗,便称得上是一对诤友。唐太宗曾把魏征比作自己的镜子,能够让他看到得失。终其一生,君臣相敬如宾,留下千古佳话。 三国时期,也有一对诤友,东吴的托孤老臣吕岱,他的朋友徐源,经常当众指出吕岱的过失,吕岱并不生气,还非常器重他。 '大夫有诤臣三人,虽无道,不失其家。士有诤友,则身不离於令名。' 身边如果有敢说真话的朋友,不要责怪对方心直口快,而要多去体味他话中的善意。 能够包容朋友的耿直,不计较偶尔的鲁莽,也足以证明你也是心胸开阔、包容万象的人,值得相交。 口蜜腹剑者大有人在,甜言蜜语好听,背后的刀剑却难捱。 朋友的层次,决定你的层次。 老话说得好,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朋友在什么层次,你也大体不差,在物质、精神层面能与之相匹敌。 刘禹锡曾有诗云:'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什么样的人,就有什么样的朋友圈子。 跨越阶层的朋友不是没有,但跨越的前提,至少彼此有值得跨越追寻的东西。 比如,虽然财力有弱有强,地位有高、有低,但品格高贵、能力出众。 '圣贤之君,皆有益友',而反过来说,能够拥有高层次的朋友,我们也能受到影响,往越来越好的方向发展。 交友需慎重,良友是相伴一生的财富。 -关注三立书会,听书成长,走向成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