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孙子兵法》中领导者的性格——沉稳

 静水深流JSSL 2019-07-12

“静以幽,正以治”的沉稳

沉稳的人外露的表现是冷静、坦荡和镇定。

沉稳的人特点

孙子在《九地》里指出:“将军之事,静以幽,正以治,能与愚士足之耳目,使之无知。”一个指挥千军万马的将帅,心中有妙计千万,也有诸多的担心和疑虑,然而表现出来的则是深而不可测的沉稳。即便是面临危急的军情也不会惊慌失措,给士卒的心理感受仍然是曙光在前,那么士卒的斗志就不会一落千丈。

孙子在《火攻》中指出:“主不可以怒而兴师,将不可以愠而致战”。意为:国君不可因愤怒而发动战争,将帅不可因气愤而出阵求战。

孙子在《九地》中提出,要做的“始如处女”。要经过“庙筭”而“知彼知己”,要“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以至于“胜于易胜”而后“动如脱兔”,才会让“敌不及拒”。

沉稳的将帅,如果形势出现逆转,也不会无计可施,斗志丧尽。沉稳的人思考问题,必“杂于利害”,孙子在《行军》中指出,“杂于利而务可信也,杂于害而患可解也”。在形势逆转之前就已经充分分析了事情的利与害,所以不管如何逆转都有充分的思想准备。同时,还要有充分的实战准备,这就是孙子在《九变》中指出的“用兵之法,无恃其不来,恃吾有以待也;无恃其不攻,恃吾有所不可攻也”。

沉稳的人不论是思想,还是行动都会先形势一步,先对手一步。

沉稳来自哪里?

冷静、坦荡和镇定是如何做到的?

除了有先天之“才能”,更多的是在成长过程中得到了相应的教育和体验。

留给我们一个问题,对于我们成年人,如何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培养“沉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