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提醒】“血稠”,这个伪科学还要骗国人多久?

 百灵和鸣 2019-07-12

很多人一听到“血稠”这个词就紧张的不得了:是不是说我的血液太粘稠,流不动了,马上就要血栓、脑梗、心梗了?其实,并不是这样的。


血稠是怎么回事?

“血稠”并不是一个标准的医学术语,从字面上理解“血液粘稠”,是医学上“血液流变学”的概念,并不是很多人误以为的“血稠”就是血脂高了,要堵住血管,容易发生血栓的意思。


血液流变学是否与脑梗、心梗有关系?

血液流变学检查迄今与心脑血管疾病及其事件发生的相关性较差,临床上不会凭血液流变学检查结果来预测或者诊断疾病(包括事件),不会因此决定谁需要使用抗栓药物,也不会据此判断治疗的效果。


是否有必要做血流变检查?

“血稠”还是“血稀”,往往是上面刚说过的血液流变学的检查结果。做临床血液流变学检查,实际上是想通过体外的办法,模拟体内血液流动状况,对血液的凝固状态作出判断,以期对将来的血栓形成以及血管事件进行预测。但临床血流变检查却不靠谱,它会受到标本采集、运输、处理、保存,以及仪器、试剂、方法学等多种因素影响,而且,血流变受机体自身影响很多,甚至你喝完水、跑完步前后差别都很大。同一份血标本放不同机器上检测,甚至同一台机器上前后测定,得出的结果都不一样,所以,它不能如实反映体内真实的血液凝固情况,更不能起到预测血栓和血管事件的作用。


“血稠”需要输液通血管吗?

所谓“血稠”不是预测将来会不会发生中风的指标,输液疏通血管更是没有根据。一些注射剂貌似能疏通血管、降低血液黏稠度,预防脑血栓,实则没有科学依据!


预防血栓、血管疾病,怎么做?

发生心脑血管疾病及其事件的主要危险因素是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和吸烟,其他还有遗传因素、生活方式与代谢综合征、精神心理因素等。很多人不注意生活方式健康,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难免找上门来,得病是自然的。

高血脂确切来说叫血脂异常,包括高胆固醇血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和高甘油三酯血症等。其中,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对心血管危害最大,胆固醇会像水垢一样沉积血管壁形成动脉粥样斑块,阻塞管腔引起心肌缺血和脑缺血;如果斑块破裂就会形成急性血栓引起脑卒中和心肌梗死。

预防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如中风、心梗),主要是要调节血脂,同时控制好血压和血糖,戒烟、运动,保持合理健康的膳食习惯等。

与其想办法改善“血稠”,不如多关心自己的生活方式,遵循医生的指导,定期检查血脂、血压和血糖等,才是正道!

资料来源:健康时报、人民日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