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这种翡翠原石曾经万人哄抢,价格高昂!估计你也有一块!

 垚庄切不垮赌石 2019-07-12

▎多磨场口

在缅甸龙肯场区有一个场口叫做多磨。多磨位于凯苏东南方2公里处,著名的腾冲玉石名家张蓝廷和李生泽就在这里开过矿。

此矿属于原生矿,岩层较硬,40% 地处山坡,开采采用打洞、爆破、挖井的方法,挖掘很艰难。深处地下水又多,洞内通风不良,若没有足够的抽水机和通风设备,开采会非常辛苦。

这里过去曾有数百名工人在洞中不断进出,从洞内挑出玉石,大的100公斤左右,都是用肩挑的方式运出洞外,倾倒在洞子周围,堆成了小山。

上世纪60年代,翡翠场口禁止挖掘后,缅甸政府军便去开采。当时无法把水抽干,最后只能用铁门把洞口封闭了。

1978年前后,有人在多磨从丢弃的玉石碎料中捡出一块绿色小料拿去瓦城出售。瓦城的匠人把这块玉石的皮磨光,然后拿到泰国去卖,结果卖了个好价钱。后来消息传出,很多人就跑去多磨捡原石,买的和卖的人越来越多,这种小玉就被称为“撒捧”(缅语)。

1980年秋冬,这里聚集的人高达7000多。人们用铁锤敲开碎玉块,中间常常有绿色的小玉(撒捧)。那时翡翠场口已经全部禁止开采了,老百姓偷偷跑来捡小“撒捧”,缅甸政府军也只能睁只眼闭只眼。

其实这应是属于硬玉层的“泰蛋”。缅甸翡翠矿区开放后,多磨被政府租给私人开采。在公盘经常可以看到多磨的东西,就是今天大家熟悉的“白底青”种。

▎白底青翡翠原石

白底青的翡翠原石现今市场上还是比较多的,大部分来自龙肯场区,以多磨场口的料子为最佳,其他场口也有出产,数量相对较少。

相信很多石友都买过被称为“木那”的白皮色料,大部分懂点货的人会说这是“新场料”。这种料子皮上盘有突出的阳绿色带,一刀切下去,种水一般,但色完全进去了,并且非常辣,对于“新场料”来说,算是大涨。

? 龙肯白底青是不是新场料

其实,这种料子就是龙肯的白底青(大多来自多磨),并不算是新场,只是大多数人不了解,觉得木那以外的白岩沙都是新场料。而这种白底青料,比莫西沙开采的年代还要久远,曾经也是万人哄抢,极受爱戴的。

? 龙肯白底青与新场色料的区别

当然新场白皮料同样也会出现色带,但大多色带比较淡,不阳,色基本不进,就算进去了,色也是非常淡,种水极差,裂很多。这种料子是不能跟龙肯白底青相比的。

龙肯的白底青翡翠原石,皮壳紧实,不易掉沙,色带突出,而且色很辣,阳绿,种水虽不能保证,但色99%都会进,是玩“翠”的最佳选择。

▎白底青翡翠成品

? 白底青翡翠成品特点

白底青翡翠的翠色大多数呈斑状分布,成品白色为底(地子),绿色似“云朵”般飘浮。“云朵”成团、成块、成片、成岛屿状,仅仅是漂浮在白色的底上,而没有与底相融洽的统一。

白底青翡翠质地细腻但不温润,肉眼尚能辨认晶体轮廓,翡翠整体不透明,部分微透明,特点是底白翠阳,色泽分明。敲击翠体略带金属的声响,比较清脆。

? 白底青翡翠市场价值

就如前面所述,这种翡翠在20世纪780年代风靡东南亚,90年代初深受国人喜爱,不少人认为白底青白得干净、绿得鲜艳,在白底上飘浮的绿色更显得翠绿欲滴,价格也曾一路攀高。

但白底青翡翠成品有一个致命伤,就是它上面鲜艳的绿色总会给人一种漂浮没有根基的感觉,仿佛随便一蹭绿色就会全被抹掉一样,而且白底青翡翠的透明度很低,表明其质地一般,并非上上之选。

因此随着翡翠市场的逐渐成熟、人们收藏翡翠的热情不断高涨以及更多的优质种水诸如糯化种、冰种以及玻璃种翡翠的大量涌现,白底青翡翠就此一蹶不振,很难再现昔日风光了。

现在,白底青翡翠往往做成各种小型的摆件,利用它上面形状各异的绿色进行创意,俏色雕琢成各种美好吉祥寓意的杂件儿。由于质地中等,颜色缺乏厚重感和立体感,一般不会刻意精雕细琢,所以整体价格不是很高,常用作家庭摆放或办公室陈列的装饰品,很少用来做顶级的收藏品。

? 白底青手镯价值

虽然现今市场上白底青翡翠已不如过去,但白底青手镯的接受度依旧还是很高,价格也不便宜,随便都能过万。依照翠色的面积分布,价格也会有所不同,色越多,价越高。

白底青手镯价高的原因也是“物以稀为贵”。现在的白皮色料,开采出来裂纹都比较多,很少遇到能取手镯的,所以白底青的翡翠手镯出产是比较少的;再加之翡翠以“色”为贵,带色的手镯本身就很难得,于是乎,综合前面两点因素,造就了白底青翡翠手镯高昂的价格。

今天为大家详细介绍了白底青翡翠的前世今生,从源头到成品,从兴盛到衰败,这是翡翠知识中比较不被世人知晓的一个环节,希望能给广大翠友带来一个新的认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