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首播破千万!大半夜被它饿哭了呜呜呜

 板桥胡同37号 2019-07-12

十点电影原创

去年一部《人生一串》横空出世,成为很多人的减肥克星。

它说的是美食,但品的却是江湖。

镜头所到之处,烟雾缭绕。

地方口音一出,勾起记忆。

在外努力打拼的年轻人,很容易因为一口乡音就激动不已。

更何况,说话的人手里还拿着一根焦香四溢的烤串。

《人生一串》能在一众美食纪录片里脱颖而出,就因这世俗的烟火气。

甭管你是学生、白领还是公务员。

来到烧烤摊都得沾上炭火味。

烧烤作为最古老的饮食方式之一,人在摊子前很容易放下现代生活的规矩,变得豁达跟健谈。

食客们吐露心扉,老板不慌不忙的给烤串刷油上料。

影片将这些琐碎拍得很朴实,再配上皮得很的旁白。

《人生一串》看下来,就是两个字 —— 舒服

它带来的也不只是食物本身,还给了迷失在城市的现代人一种情感慰藉。(也可能是体重的危机)

也难怪,第一季能获得9.0的高分,并在一片多谢款待的弹幕里离席散场。

导演陈英杰在第一季结束后说:“招待不周,但愿交情不浅;江湖路远,有缘来年再见。”

这,不就来了吗 —— 

《人生一串2》

昨晚开播,播放量飙升千万。

在B站自家平台上,分数高达9.7

如果说给高分是因为粉丝滤镜。

那豆瓣上的9.0也就相当给力了。

话不多说,先来一波动图伺候。

每周三晚上8点更新,看完接近9点,正好是上班族约宵夜的高峰期。

B站养胖的阴谋暴露。

广大观众苦不堪言。

看着肚子上的赘肉一层又一层,还是被撩拨得不行。

看过第一季的大多会被街头烤摊的氛围所吸引。

冬天的冷风,夏天的燥热,都驱不散吃烧烤人群。

江湖气、烟火气、接地气,三气合一。

而这氛围也在第二季里得到了延续。

第二季第一集,讲的就是入“烤场”的第一步。

标题:您几位啊?

大到十人桌,小到一人食。

不同的烤物基本决定了人群的多寡。

比如最先出场的,洛阳城郊的烤鲶鱼

洛阳的黄河鲶鱼肉质细嫩,刺少,关键个头还大。

刷一层秘制酱料,加入少许蜂蜜。

鱼皮焦而微甜,鱼肉滑而入味。(十点君突然想当美食博主)

五到十人才能不浪费一条鱼的全部精华。

所以场子人声鼎沸,要美味也要热热闹闹

再比如,沈阳深夜的烤鸡架

去头再去鸡腿跟鸡翅剩下的就是鸡架了。

用火炭燎完,鸡肉带着骨香。

趁着炭火还旺,再撒一层绵白糖。

糖在火的作用下,融化。

在冷风里,再结晶。

焦糖略带的苦味,更能衬托出肉香。

一斤鸡架出不了二两肉。

人一多,上菜速度赶不上分食速度。

吃货们在馋虫的作用下容易打起来。

所以一人一只,作为宵夜正好。

老板在火炭边上给鸡翻面,你坐在里边拆鸡嗦骨。

一个人独享美味,也挺好。

总的来说,第二季的美食依然在线。

前几分钟被诟病的广告也是为了给这个穷逼剧组提供更多的动力

这样才能继续奔赴大江南北,走街串巷。

拍更多的美食,探寻更多的小店。

其中有一家就藏得很深,位于西南交大峨眉校区的半山腰上。

诗经里有这么句唱词:“有兔斯首,炮之燔之,君子有酒,酌言献之”。

老板看着学生们来一批走一批。

他们一杯酒下肚,脸上潮红。

喜怒哀乐,对未来迷茫与困惑便在老板的面前上演。

但他眼里却只有五花肉(?)

五花肉,月牙山烧烤的绝对C位

大量的白糖腌渍,烤完吃起来甜滋滋。

离校的学生依依不舍,在读的学生有恃无恐。

十点君也不能免俗地回忆起了自己的青葱岁月。

烧烤起势于广东,重海鲜植蔬,吃的是滋味。

北上后,与北方的酒肉文化相撞,变得大胆豪放。

《人生一串》借着烧烤这种最为接地气的美食还原了入夜后的城市角落

也讲述了地域文化与人情江湖。

但对于十点君来说,最可贵的一点还是它的纪录性质

据资料显示,中国30岁以下的人口已经达到了43.09%,且大多数都集中在一线及沿海城市。

他们是烧烤最主要的消费群体。

中国人又向来喜欢热闹。

疲惫了一天后,最想的还是约上三五好友一起撸串喝酒。

烧烤门店全年无休,入夜后成了黑暗里的一撮火光。

正好是年轻夜行者的最佳去处。

但因为在城市整治,消防安全与环境保护的趋势下,炭火已经逐步被电烤取代。

十点君常去的街头烧烤摊也就在一夜间不见了踪影。

我打心底希望《人生一串》能一直拍下去。

这样记录炭火与竹签的影像是珍贵的。

时代在变,美食也在变。

网红店层出不穷,口味却逐步趋同。

传统、正宗、有历史厚度的食物只能藏在巷子的最深处。

拍美食当然容易,

但拍人情冷暖,拍创作美味的幕后工作者很难。

似乎只有烧烤,能透过被烟雾环绕的镜头,将国人自然亲切的人情味变得触手可及。

这是美食纪录片的精髓,也是我们希望看到的烟火气

美食最该具备的应该是人味,而不是工厂生产后的回炉再造。

洛阳的褐土,泉州的水文。

沈阳重工业体系下的炭火,峨眉的山脉与森林。

中国地域广袤,孕育了不同的食物与口味。

但不管到哪,都少不了一顿烧烤。

以此,致我们七荤八素的口腹之欲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