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由感觉而生——蔡群徽水彩

 泊木沐 2019-07-12

蔡群徽作品 | 有序的风景·天高云淡 | 110×160cm

获第十届全国水彩、粉画展中国美术奖提名奖

蔡群徽:我崇尚自然,自然中有对中国传统绘画的一种诠释、一种理解、一种学习、一种态度,正所谓“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生活和自然是美丽的,色彩和造型也是美丽的,我就是想通过用好看的色彩和准确的造型语言来表达我内心那些来自客观世界的种种感悟。也就是所谓“畅神”给人心灵上造成愉快地感受,但我所谓的“畅神”是面对自己的“自我畅神”。

--艺术简介--

| 蔡群徽 CAI QUNHUI

广西合浦人。1996年毕业于广西艺术学院美术系油画专业,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广西美术家协会水彩艺术委员会副主任、广西美术家协会油画艺术委员会委员、广西青年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北海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北海市美术家协会油画艺术委员会主任。北海市画院书记、副院长。

主要作品

《有序的风景—天高云淡》水彩、获第十届全国水彩、粉画展中国美术奖提名奖

《有序的风景—南风》水彩、获第十一届全国美展、获奖提名.优秀

《有序的风景—亘古记忆》《有序的风景—沿 海》《有序的风景—日子馨馨》《有序的风景—宜居城市》分别入选第八、九、十届 、十二届全国美展。

《有序的风景—九头庙秋色》水彩 获广西青年美展金奖 入选首届上海朱家角国际水彩画双年展,

《有序的风景—春满田园》水彩 入选第二届上海朱家角国际水彩画双年展。

曾经有人问我,你觉得什么是艺术,那个时候我觉得艺术就是五颜六色,天马行空。现在内心懂得了艺术,认为艺术就是情感,而艺术所激发出的情感就是意象,意象凝聚了画家的人格特征,是其创作灵感和个体生命经验的体现,它们在营造氛围,揭示主题等方面起了重要的作用,而且那种情感由心底而生。意象带有画家的主观感情色彩,由于每个画家的个性不同,其在创作中运用的意象也不尽相同。因此,每个个体都有自己的独特意象。

我崇尚自然,自然中有对中国传统绘画的一种诠释、一种理解、一种学习、一种态度,正所谓“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生活和自然是美丽的,色彩和造型也是美丽的,我就是想通过用好看的色彩和准确的造型语言来表达我内心那些来自客观世界的种种感悟。也就是所谓“畅神”给人心灵上造成愉快地感受,但我所谓的“畅神”是面对自己的“自我畅神”。

有序的风景·暖阳 | 60×49cm |

绘画意象的获得大多数来源于大自然当中的客观事物,因此,画家需要与大自然近距离接触,仔细欣赏大自然的美景,倾听大自然的声音。正如宗白华所言:“诗的意境,就是诗人的心灵与自然的神秘互相接触映射时造成的直觉灵感。”描写意象在绘画中的主要表现为自然意象的运用,自然界中的一切事物,比如:山脉河流、花草树木、飞禽走兽等,甚至包括民间艺术、百家文化,等等。这些都是存在于自然界中的,都为我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并激发出我对生命、人格的思考。值得注意的是,我在绘画中绝不是简单的堆叠意象,而是寄予意象深刻的内涵,从而表达自己丰富的思想感情。

正如我的绘画呼应了我自己的情感,我也是“秀才人情亦可谓倾囊相赠”的性情中人。绘画对我来说完全是个人的方式和内心思考的调整,并没有刻意要选择什么题材、确立什么风格,只是找到了一个切入点,将它作为构建画面的基础。然后不断尝试,不断将想法落实在画面上,决不放弃不经意瞬间灵感,因为那种东西是最生动的,只要它具有创造性,什么都说得明白、清晰、完整就可以了。我的绘画将我带入一个“场”,一种“情景”,这是一个中间环节,它具有模糊性、不确定性,到底寻找什么我也说不清楚,没有具体的目标或概念,探索就是人们生活的一种状态,一种心理。这是个抽象的问题,就像高更的疑惑一样,没有具体答案。但它却很迷人,它能刺激我的视觉,牵动我的内心,激发我的思考。就初始而言,由感觉而生,捕捉心灵瞬间的闪烁,一种冲动,没有为什么。只是把某种知觉感情化、细腻化,甚至有点夸大,由感觉而生而已。

有序的风景·水乡 | 54x79cm |

我认为如果把作画的过程比作是一个人,那么材料、色彩、点、线、面,都像是这个人的各个部位,构图就像是思维,它能将各个部位配合起来,它参与了所有的工作,它可以悄无声息地刺激一个人的意识,而我习惯用熟悉的、有秩序感的东西来营造构图。这样的画面能够引导观者的思维意识与主观经验思维交叉组织在一起。

最抽象的艺术是音乐,我很重视绘画的音乐性。受古典绘画以及西方表现绘画的影响,我格外重视绘画形式的“节奏感”。我认为绘画的真谛不在于题材,而在于画面形式的流动性。这样的形式能向观者传达一种迷惘,不知所措的情感状态。还有就是“韵律”,也指画面的“押韵”,成功的“押韵”可以使绘画读起来朗朗上口,押韵可以让画面结构更加整齐、整体。

有序的风景·和熙 | 110×120cm |

我喜欢用笔触来激发感觉,注重过程的偶然联通,形成一种造型的写意。从形式语言来看偏向于“色”,然后进行主观创造,运用“自我过滤”进行选择确认。造型与构图上也极力简化,敦煌壁画陆离斑驳的色彩、民间传统绘画以符号的形式打散、分割、重组,这种画面的构成和形式上对我也有了新的启发,通过景物自身姿态,利用大地和天空这一二维背景,分割后形成的块、面、片,经过画面色块并置、重组,把景物转化为形体的符号。而且我认为构图的开始或许是思维意象的结束,构图的结束也是思维意象的开始。例如当我们进入一个从未进入过的房间,会在进入的一瞬间对房间产生一种感觉,或干净整齐或脏乱无序亦或高档华丽等等,而针对这个瞬间产生的感觉我认为是房子空间里的所有因素造成的,其中就包括空间里的构图,无论制造空间的人有意或无意,构图或格局(将构图量化在建筑学中用格局一词表示)都会在空间中形成,在产生感觉定义时,构图是其中一部分因素,构图参与了感觉的形成,但我们却并没有将思维意识集中在构图或格局上。当有了整体感觉时留意到构图或格局的时候房间的感觉已然在我们感官中种下烙印,构图已经在参与感觉形成中完成了使命,只不过现在我们的思维意识聚焦在构图和布局上,也就是我本人思维中那一瞬间的造型与构图意识。

有序的风景·鸟语花香 | 110×160cm |

还有就是色彩,强调表现光和色的变化,讲究自然,反对过分修饰,通过各种颜色的搭配及其浓淡变化时画面形成不同的色调以传达情感,我认为这是表现亚热带强有力的光和灿烂趣味色彩的手段。以自己的角度在自然中汲取养分,这个过程每次都令我亢奋、入迷、无法自拔,直至作品完成。正如自喻——作画如同浴室里洗澡时哼的小调,把住旋律,自填歌词,尽兴、开心、舒坦,仅此而已!

我想绘画存在的意义是能够在平凡自然的事物中唤出某些心灵深处的特别的情感,我认为每个人对生活,对自己的生存状态都会有切身的感受、感悟或体验,我只是找到了一种使自己的感觉具体化的方式。加入这些细节,或者说我有意在强化一种异样感,一种非常态的距离感,它们超越了我们习惯的视觉经验和认识。观众在看到画时会因为画面构图的合理性产生自己的情绪,进而刺激自我意识,形成自己对画面独特的感觉,而这个感觉并不是依附于观众自己,画面是关键因素。

有序的风景·春江水暖 | 150X110cm |

我不相信现代艺术和传统的分道扬镳,席里科、库尔贝、安格尔、杜米埃——他们绘画语言之悬殊是空前的,所有这些语言都供我挑选,并且在努力实现作品与对象的陌生感和差距感。正像伦敦画派大师科索夫所描述的那样,画家惠斯勒、庚斯博罗、大卫、维米尔等人和他的作品表面上毫无联系,实际上一个有涵养的艺术家的标志就在于他能从表面上和自己艺术没什么瓜葛的作品里学到什么,这点“什么”意味着科索夫把博物馆当成了自己的天赋领地,他对它的态度像作家对图书馆,这种态度也正是我所要学的。在一幅好画里,每一处细节都是画外伟大的构思所决定的,但有时这种构思直到最后才在艺术家的头脑中瞬间显现。我对这种感觉深有体会,这是画面统一的秘密,这是使这个或那个对象具有生命力的总的感受。问题在于怎样分辨它,然后明确它,创造新形象,打破假面具,这是很难的,我也一直在困惑。我们都知道这是艺术家的工作之源——人和自然的特殊联系。不过我认识到了油画作品中单凭色彩是做不到这一点的,需要让油彩动起来,去改变那反复修整的迟缓及停滞,让体积具有活动的能量。

尽管现代艺术中的技法已不像古典绘画那样繁琐和严格,但也并不像我们看到的那样直接。鉴于中国的书写性传统,很多画家对抽象表现主义艺术家的媒介材料和笔触很感兴趣,往往会根据所观看的作品进行借鉴,但殊不知后者的创作技法很具迷惑性,甚至我也很容易陷入这种迷惑,但不管怎样,我在相对保守的社会环境中也在尽量做到如此新潮和前卫。从“’85美术新潮”向后延续的三十余年这段时间里,艺术家们以开放的心态把握内心的坚守,更重要的,是他们在走向国际化的道路上,始终不忘属于民族传统的人文关怀。中国艺术家对西方的借鉴离不开对自我传统的反思,这种反思早已不是一味吸纳或拒绝排斥那样简单,而是蕴含着无限张力。这一点我是承认的,我也在自己的画面中尽可能地表现这种张力。西方现代艺术对我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无论是超现实主义、表现主义的艺术形式,还是卡夫卡甚至弗洛伊德的超前观念等等,都承载着我的呐喊、理想和挣扎。

| 有序的风景·沙湾 | 76x54cm

| 有序的风景·渔村 | 120x100cm

| 有序的风景·印象银滩 | 80x80cm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