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千秋大业,毁于一旦,隋炀帝如何从神坛上跌落

 风吟楼 2019-07-12

小编今天和大家聊一聊曾经雄才大略的隋炀帝是如何葬送了帝国的千秋大业,又是如何从万民敬仰的神坛上跌落的。隋炀帝的皇帝生涯可以截然分成两部分,他的前半生文治武功都是斐然,开科举制度,攻打吐谷浑,营建东都,修建大运河,每一样都是大手笔,每一样都有着极其深远的历史意义。在继位的前五年,杨广成功地把帝国推向了盛世,推向了农耕文明的一个高峰,到此为止,即便是不如秦始皇,但也是相去不远。

杨广的命运转折点是在大业七年。杨广取代大哥杨勇在成为后,便闭门静养,不在过问政事,不涉朝政,而是整天抄佛经,这是因为他太清楚了太子可是不好当的,风险太大了,只有静静地等待时间的到来。但是他在太子府隐居的四年可不是真的在抄佛经,而是在构思自己伟大的帝王生涯,他的目标便是成为名副其实的千古一帝。

于是大业前五年,他便使大隋帝国走到了盛世,当朝廷百官献上他们敬仰的眼神,当各地的喝彩赞扬雪片般地飞往京城时,隋炀帝依旧没有停下他的脚步,只有把那件事情做完,他的伟大帝王生涯才是完满的,他的帝国才是完美的,那就是收复高丽。站在当时的历史情境中看,这是正常的必然的事情,因为高丽在汉朝时便是中原文明的领土,而且它的先祖真是商朝的箕子。高丽从中原分裂出去不过是在晋朝的事情,那么收复高丽便是应有之举。

杨广这一举动并不算什么过错,因为他的父亲隋文帝杨坚也同样出兵辽东,虽然也是失败了,而后来的唐太宗李世民也曾数次攻打高丽,同样没有取得成功,只有在唐高宗时期才真正平复辽东,说明在这段时间中,收复高丽是朝廷所向的应有之事。而且这个时候的高丽蠢蠢欲动,不仅经常欺负周边的小兄弟,而且还和北边的突厥眉来眼去,确实是对大隋王朝构成了威胁。用兵辽东是必然的事情,但是为什么杨广一用,便使帝国崩溃了呢?

这是因为他太着急了,太急着完成他那宏伟大帝国蓝图了,百官纷纷上表劝进。是啊不过数年杨广便做了太多的事情,建立了一个盛世,但是为了维持盛世的荣光也快把他父亲积攒的家底花完了,刚刚兴建的东都洛阳和修建大运河也已经耗尽了天下的民力,出兵辽东务必要再缓几年,待到天下休养生息几年后,才是正确的实机。否则一旦引起天下激变,则帝国必将陷入危险的地步。可是杨广并不相信这一套,他有着强烈的智力优越感,因为凡是他想做成的事情还没有做不成的,比如说平灭南朝、成为太子、成为皇帝、营建东都、修建大运河,一桩桩一件件,哪一件是这些大臣百官敢想敢做的事情。所以懒得搭理他们,只要他们老老实实看守都城就行了,杨广决定御驾亲征,于是杨广又下诏旨征发百万大军,再加上百万民夫做后勤部队,通过大运河向北边运送粮草。

杨广不是没有想到这样做对于天下是何等地艰难,但是只要忍过这一阵,待到平复高丽之时,帝国的千秋大业就真的完成了,到那时便再也没有战事了。杨广也考虑过激起民变的问题,但是在杨广能够吸取的历史教训中,普通底层百姓造反是没有可能成功的,只有贵族造反才是真正致命的,比如秦朝的灭亡虽说是由陈胜吴广引起的,但真正灭亡秦朝的是西楚霸王项羽,他就是典型的贵族,而之后的刘邦可不是造反,因为项羽并没有称帝,所以只要看住了贵族,帝国便没有问题。事实上也确实入杨广所料,当那些贵族真正造反的时候,他就知道帝国要完了,因为他在亲征高丽遇到了此生未有过的大败。高丽虽是小国,却也不甘沦亡,全国奋起抵抗,杨广前后三次征调天下进攻,最后高丽才服从投降,但这个时候已经是民怨四起,天下动摇了。当杨玄感的叛变传到辽东前线,隋炀帝惶然地呆住了,他的千秋大业再也没有了,他所有的辉煌都将随着他的失败全部消失,大隋帝国走到了落幕。

小编认为隋炀帝实在是可惜了,他本有机会成就他的年号所说的大业,却因为他从来没有面对过失败,因为他的帝国宏伟蓝图实在太庞大的,因为他实在太心急了,而亲手埋葬了一切,令人嘘唏不已,是非成败转瞬即变,他的失败身影也定格在了历史画卷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