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朴与时尚的交织 | 上海世博民居文化区

 陈正兴 2019-07-12

上海,黄浦江。

从江畔发生过的沧桑巨变,人们熟知这条河流。

逆流而上来到它的上游,有一片曾经沉寂的土地。

这里没有浦西的金碧辉煌,也不见浦东的摩登现代。

过去,这里是杂乱无章的垃圾填埋场,是废弃的造船厂厂房,无人问津。

而今,在成荫绿树的掩映下,在潺潺江水的倒映中,一片白墙黛瓦的建筑群在这里悄然伫立,昭示着这片土地迎来新生。

这里是“世博民居文化区”,上海地产明居发展有限公司为配合上海市黄浦江两岸综合开发战略实施的项目。

城市废弃空间、传统乡土建筑形态、时尚度假酒店、娱乐美食街区、文化艺术展示空间……一个个古朴典雅、浪漫时尚的建筑元素被放在一起,完成了空间的转换、时间的穿越以及文化的延续。

古朴与时尚的交织 | 上海世博民居文化区

传统建筑空间被赋予新的定位和功能,经过多变灵活的设计手法整合成全新的建筑空间,以传统形态为载体、传达城市时尚信息。悠久的乡土建筑精华完成蜕变,与现代时尚生活完美结合,为城市废弃空间注入全新的生命活力。世界顶级品牌休闲度假酒店、高端会所及商业文化展示区的出现,提升了城市空间价值,推动上海滨江绿化公共空间建设,塑造出上海滨水城市又一新形象。

古朴与时尚的交织 | 上海世博民居文化区

项目规划

整个项目共分六块用地、四大片区,沿黄浦江东岸从南至北一线展开。四大片区 分别是造船厂旧厂房改造扩建成的文化展示区、商业餐饮街区、度假酒店区和高端会所区, 片区间有小河穿过。各功能片区地块相对独立,通过东侧区域规划的城市主干道串联起来。

古朴与时尚的交织 | 上海世博民居文化区

度假酒店区 位于该项目的核心区域,建筑面积约7.1万平方米,包括142间客房构成的集中式酒店及56套院落别墅构成的精品酒店,由全球顶尖精品度假酒店运营商悦榕集团 (Banyan Tree)经营管理。 商业餐饮街区位于整个地块的南部,南抵外环线、北接酒店地块,建筑面积约4.7万平方米,是一个以餐饮精品店为主的特色商业服务区,同时结合滨江的地理优势,远期将形成游船码头。 而原四栋老旧船厂则改造为文化展示区,用作商业和展示,主要业态有游艇销售、展示、时尚发布、音乐节等。高端会所区 位于项目用地最北段。 各地块西侧沿江岸线纳入区域整体绿化景观设计之中,沿黄浦畔营造了一片城市新亮点—— 既有传统建筑文化 的 古朴 ,又不失海派文化的时尚。

古朴与时尚的交织 | 上海世博民居文化区

度假酒店区——古朴的延续

在传统文化形态植入的过程中,设计不是对已有传统特色进行简单延伸或直接转译,而是创造新场所的过程。设计应力求建造一种归属感,让人们感到熟悉但又不完全相同,营造一种“虽然全新,但又同过去千丝万缕”的感觉。

古朴与时尚的交织 | 上海世博民居文化区

村落是传统居住建筑群的主要载体和基本形态,其精髓不仅仅体现在每一个单体院落、每一个精美的木雕建筑构件、每一件砖雕、每一道马头墙这些物质载体,更是蕴藏在村落群体空间中、蕴藏在场院中、蕴藏在逶迤辗转的街巷中的精神。精品酒店设计秉承这一思路,在规划形态上、在每一个院落、每一条巷道、宅前屋后都力求重现乡土村落的建筑精神。

古朴与时尚的交织 | 上海世博民居文化区

精品酒店地上部分完全按 传统村落的形态和尺度进行布局,由 酒店大堂、SPA区域、别墅院落等面客区组成。 场地内看似散落的一幢幢别墅院落,通过辗转逶迤的巷道串接起来,五、六栋之间或围合或退让,或临水而建或掩映翠竹之间, 尽可能创造出不同的空间界面和尺度。

古朴与时尚的交织 | 上海世博民居文化区

从错落曲折的组团空间、街巷空间,场院空间,到引向江畔的那种超然世外豁然开朗的水面空间,从种植江南特有的植物,到装满波纹涟漪的水池,我们在设计中力求还原原始村落中邻里交往的空间,为人们在其间驻留、漫步创造舒适条件,使他们在连续的移动中感知传统设计并享受愉悦的心情。

古朴与时尚的交织 | 上海世博民居文化区

古朴与时尚的交织 | 上海世博民居文化区

上海是一座古老又富有青春活力及时尚魅力的城市,如果说精品酒店展示的是自然景观下建筑的古朴,那集中式酒店则是用古朴及现代语汇展示上海地区古老与时尚的结合。集中式酒店主入口区摒弃常用大堂形式,采用由几个院落组成的极富特色的小尺度酒店公共空间,将接待、精品店、特色餐厅、大堂吧涵盖其中。或利用自然江景,或利用园区造景, 所有的公共区域均 呈现优美的自然景观。 五层高的标准客房及总统套房虽然采用传统的围合式庭院布局,但立面为现代的格栅及玻璃幕墙造型,且由透明的玻璃连廊连接,体现了浓郁的现代气息。

古朴与时尚的交织 | 上海世博民居文化区

文化商业区——时尚的再造

古朴与时尚的交织 | 上海世博民居文化区

废弃的旧厂房、码头、繁忙的河运、时尚餐饮、文化展示,种种需求和现状,让人联想到传统漕运埠头的牙行、作坊、商店、饭馆、茶肆、酒馆等商业形态。我们的设计在商业街区布局上力求还原、再造传统埠头商业鳞次栉比、自然生成、绵延开来的繁华景象。

古朴与时尚的交织 | 上海世博民居文化区

将二十多个小单体建筑按不同角度错落排布,通过连廊、下沉庭院、桥、坡道、平台等过渡空间连接而成转折、进退、高低上下的两层空间,努力还原城镇商业街原生态的自然氛围。各单体之间相对独立,通过内部垂直交通联系上下层空间。沿江一侧设置的露天剧场,也在还原着江南水乡市镇的传统,并赋予其特有的功能。旧船厂改造同样是尽量保留原有历史痕迹,穿插进新的结构、材料、色彩和功能,打造商业文化的展示空间。在废弃的城市空间上,我们的设计实现了延续生命、再造时尚。

古朴与时尚的交织 | 上海世博民居文化区

上海世博民居文化区项目的成功实施,除了依靠业主、设计和施工各方的同心协力,还归功于来自景观、室内、门窗、幕墙、古建、灯光、燃气、电力等行业内优秀的专业公司。北京建院作为本项目的技术协调部门,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协调各方技术力量,为项目提供更全面的解决方案。 最终呈现在世人面前的世博民居文化区给人们提供了精神之旅、文化之旅,从整体规划到设计细节都能让人感受到古朴的延续,时尚的再造。


项目名称:世博民居文化区

建设地点:上海浦东三林沿江路151号

项目业主:上海地产明居发展有限公司

用地面积:14.37公顷

总建筑面积:130016平方米

结构形式: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剪力墙结构

设计时间:2008年8月

竣工时间:2013年

设计单位: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第一建筑设计院/酒店建筑研究中心

项目总监: 杜松

设计总负责:梁燕妮 王宇石

建筑设计:霍立峰 宋廷伟 王晓冰 李达 甄栋 王竣 王月霞 赵迎佳

结构设计:王铁峰 王立新 李燕平 李琦

设备设计:乔群英 王毅 刘宁 徐啸 刘昕 王思让 赵彬彬

电气设计:王权 刘佩智 吴飞 刘志超

合作设计:丹尼斯顿设计公司(马来西亚)

伍德佳帕塔设计咨询(上海)有限公司

室内设计:丹尼斯顿设计公司(马来西亚)

上海新丽装饰工程有限公司

景观设计:丹尼斯顿设计公司(马来西亚)(硬质景观)

博绿地安(新加坡)(种植景观)

酒店管理公司:悦榕集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