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元德重宝为古泉名珍之一,收藏价值甚高!

 大成教育图书馆 2019-07-12

元德重宝是中国古钱币大名誉品、中国古钱币五十名珍之一,为西夏崇宗皇帝李乾顺,元德年间(公元1119-1127)铸造。版式为折二型钱。钱文楷书,元德重宝直径一般为2.7厘米,中间方孔边长为0.5厘米。今存世不到十枚,珍罕无定价。崇宗皇帝朝另铸造有“元德通宝”钱。崇宗名乾顺,是惠宗之子,在位五十三年,先后共用天仪、治平、天佑、民安、永安、贞观、雍宁、元德、大德八个年号。

西夏是以党项族为主体建立的多民族政权,党项族原是甘南、川北地区羌系的一个分支,自迁徙甘肃、宁夏和陕西北部定居后,始改变游牧生活,从事农耕生产。据史料载:长期以来,党项族一直深受汉文化之影响,早在唐太宗贞观年间,党项族首领就受到册封,赐姓李,后成为唐之藩镇。

北宋仁宗明道元年(1032年),宋廷封元昊为西平夏王,赐姓赵,建元显道。大庆三年(1038年)十月,在野利仁荣、杨守素等大臣的拥戴下,元昊称帝,是为景宗,国号大夏,改元天授礼法延祚,以兴庆府(今宁夏银川)为都城,史称西夏。其全盛时期疆域“东尽黄河,西界玉门、南接萧关、北控大漠,地方万余里,倚贺兰山为固”(清·吴广成《西夏书事》卷十二)。

在货币流通方面,由于西夏境内因缺乏铜矿资源,主要还是行用宋钱及少数辽钱。元昊称帝改元后,采纳谋臣张元“联辽制宋”建议,实行对宋用兵策略,意图得到最大利益。宋、夏经过持续几年的三川口(今陕西安塞东南)、好水川(今宁夏隆德西北)、定川砦(今宁夏固原西北)战役后,于天授礼法延祚七年(1044年)五月,双方达成罢战和议。宋每年“岁赐”共计银7.2万两,折铜钱25万余贯,绢15.3万匹,茶3万斤(《宋史·仁宗纪》)。并允许恢复因战争而停止的榷场贸易,以利于西夏军民的生活与生产,并同意使人在京城馆驿从事买卖事宜。

元德初年,宋、金订立盟约,联合灭辽。西夏当时为救辽费尽心机,然于事无补,后崇宗审时度势,附金称臣,金视其为藩国,把原属辽的西北地带及阴山以南大片土地割让给西夏。国力的增强,使崇宗踌躇满志,遂趁机攻占了宋境西北地区。辽、宋相继亡后,西夏又得到了陕西北部和湟水流域大片土地。是时,最能突出表现崇宗重视汉文化的就是在铸币方面。

从元德年间(1119~1126年)开始,一改过去只铸西夏文小平钱的状况,出现了用汉文铸造的“元德通宝”、“元德重宝”钱,虽然这两种钱的铸量极少,但开启了西夏后世铸行汉文钱的先例。可以说,元德钱是西夏自铸币以来第一次正式开铸的汉文货币,也是首次出现的二等币制,意义十分重大。

西夏汉文元德钱的正式铸行,是当时社会历史背景的真实反映。主要因素在于崇宗亲政后改变了国策,使得西夏与宋朝罢战,百姓得以休养生息;加上宋朝又重新恢复“岁赐”和开放榷场,以致西夏社会经济有了快速发展。当时的御史大夫谋克宁曾提出“富国之方,无非食货。……既隆文治,尤修武备”(清·吴广成《西夏书事》卷三十二)的主张,崇宗听后虽称善不纳,但一贯坚持提倡汉学的崇宗,极有可能就此汲取了北宋币制的优越性,采用汉文铸造了元德年号钱。楷书“通宝”小平与“重宝”折二钱,昔被列为古泉名珍之一,收藏价值甚高!

此品“元德重宝”折二钱,品相可谓上乘。其钱体及边缘穿郭处点缀红斑,字口间杂以少许绿锈,尤以包浆甚好,色润而古,煞是可人。其钱文直读,书体楷意笃实,结构疏密有致,神韵气度不凡。由于其形制规范,铸工精湛,钱文深刻,穿口利落,殆有初铸试样之可能,当为西夏珍品钱之翘楚。

平台声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