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0到70岁+,可能遇到的眼病都在这……

 北京首大耳鼻喉 2019-07-12

  眼睛是重要又脆弱的器官,难免会有病痛。如成年后可能会有近视、视网膜病变、过敏性结膜炎、干眼、视网膜脱离等等,而且随着电子产品的低龄化,越来越多的儿童和青少年都面临着近视等眼部疾病。这一生中,我们可能会遇到多少的眼病?

  注意了!0~70岁+,横跨婴幼儿、学龄前、青少年、成年人,老年人各个年龄阶段,可能遇到的眼病都在这。

  一、婴幼儿——先天性眼病

  (白内障、青光眼、泪囊炎)

  1、先天性白内障

  婴幼儿出生时或出生后第一年内发生的晶状体混浊。“瞳孔发白或有异常反光”“眼球震颤,婴儿视力发育异常”等等症状就预示着宝宝可能患上了先天性白内障。

  2、先天性青光眼

  如果婴幼儿有不明原因的怕光、流泪、眼皮很紧和黑眼珠变大或者雾蒙蒙、轻微发白的感觉,家长应警惕患儿有先天性青光眼的可能。

  3、新生儿泪囊炎

  由于鼻泪管不通畅,泪液和细菌滞留引起继发感染。如果宝宝眼睛有泪水和眼屎,那么就要注意是不是患上了新生儿泪囊炎。

  措施:家长在宝宝出生一个月后,做次眼底检查,确定玻璃体和视网膜没有先天性毛病。有眼病家族史的孩子、低体重儿、早产儿,更要重视眼睛检查。

  二、学龄前——儿童常见眼病

  (斜视、弱视、眼外伤)

  1、小儿斜视:双眼不对称,种类多样,有内斜和外斜之分,俗称“对眼”、“斗鸡眼”,应及早治疗。

  2、小儿弱视:即使佩戴眼镜,视力也达不到同龄人应有的视力正常水平,危害比近视大100倍。

  3、小儿眼外伤:儿童天性好动,又缺乏基本的防护能力,容易被各种锐利物品意外伤害眼睛。

  措施:建议2-3岁时做一次散瞳验光,可准确筛查出是否存在这些隐疾。

  三、青少年——屈光不正

  (真、假近视、高度近视)

  1、真假近视:假性近视是不需要戴眼镜,就可以恢复正常视力的。而真性近视必须通过配戴眼镜或者近视手术来矫正,才能看的清楚。

  2、高度近视:高度近视和普通近视的区别在于,高度近视的屈光度数很高,会导致周边视网膜变薄、变性,甚至导致视网膜脱落的致盲性眼病。

  措施:想判断是假性近视还是真性近视,建议到正规医院进行散瞳验光。而近视后,应积极控制度数,及早进行视力矫正,青少年可采取OK镜矫正,成年后可进行个性化手术矫正(激光近视手术+ICL晶体植入术)。

  四、成年人——干眼症

  长时间对着屏幕之后,有时候会觉得眼睛疼痛、干涩、肿胀、被风一吹就泪流不止等,这些正是干眼症的症状。

  措施:轻微干眼症,可以通过改善用眼环境,生活习惯等方式缓解,严重的干眼症,建议到专业眼科医院治疗。

  五、老年人——白内障、青光眼、老花眼

  1、白内障:老年性白内障是由于晶体的代谢障碍所致,看东西模糊不清、视力下降、夜间视力下降、视物图像褪色或泛黄等症状,就是白内障来了。

  2、青光眼:青光眼被称为“隐形的杀手”,年纪越大患病几率越高,引起的视力损害主要表现为视野缩小或缺损,不积极治疗会完全失明。

  3、老花眼:“老花”属于生理现象,大部分人在40~45岁出现,无法避免。老花眼的症状:视近困难、视近不能持久、阅读需要更强的照明度等等。

  措施: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应定期进行眼科检查,有家族史的更可增加检查次数。如果发现视力出现改变或视物变形,要及时就诊。

  温馨提醒:眼睛是大脑接受信息的重要器官,人们70%的信息靠视觉近距离获取。因此,无论是哪个年龄段,都要做好日常护眼,除了注意生活中的点滴,还要做专业的检查和护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