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光影的艺术】-- 摄影,超简单的后期方法,保证一看就会

 wujingsha 2019-07-12

 有人说过的一句精辟的语言:

“ 摄影家的能力是把日常生活中稍纵即逝的平凡事物转化为不朽的视觉图像。

        昨天,我的后期又遭到了质疑,貌似每次发片,小伙伴们都在质疑用了大量的后期,无数的滤镜,说实话简单的PS建个新画布,每次都要打电话问朋友要用多少分辨率的人,后期能好到哪里去呢?

        太难的后期,我真的不会,没有骗大家的。那简单的到是会一丢丢,下面就全部告诉大家。

        PS对于我来说太高级了,太难了,我最常用的就是Lightroom,感觉简单的原始格式处理起来,相对PS更简单一些。

        简单的导入导出之前也说过,今天就不多说了,我们直切主题,在修改图片页面打开一张照片后,习惯先看下电脑自动处理,给的调整效果。

        一般自动处理,都是在画面的整体曝光、对比、高光、阴影、白色色阶、黑色色阶进行一下,它认为合适的处理。“自动”不适合于画面中大部分暗调或亮调的图片处理。

【自动后效果图】

        今天这张照片它认为要加半档曝光,但是,我感觉还是原来的曝光更合适一点,所以,我将曝光手动还原了,对于对比度、高光、阴影的处理我感觉还是蛮合适的,所以就没有做改动。

        对于清晰度不太建议大家去调整它,因为,手动增加清晰度后,会使整体画面的色彩、明暗之间的处理过于生硬,不够自然。

        还有鲜艳度和饱和度,如果你还需要进入PS调整的话不建议在此进行过度的调整,但如果不在进行PS调整,那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略微调整。

        在下面就是锐化,可以稍微增加一点,但是不要太多,锐化过度会导致不自然,也是使画面的颗粒感变重。

        对于高感的图片,锐化完后,颗粒感会立马表现出来,我们就要对其进行一下减杂色,使画面的颗粒不要太大。对于锐化和减杂色,我一般都是不会超过中间值的。

        对于四周比较亮的画面,会进行简单的裁后暗角,也是整个调整的最后一步,通过压暗四周来突出中间的主题部分。

        这就是每次后期处理的全部过程,是不是很简单呢?最后,不管什么样的调整,都不要太多刻意,破坏了画面原本的自然,让观众一眼就看出你做了哪些调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