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钱见人心,还钱见人品 来自十点读书 00:00 12:34 文 | 老曹 · 主播 | 云湾 十点邀约作者原创 强子说他想不明白,为什么借朋友钱还借出仇来了? 强子大学毕业以后在北京工作。某天,一个高中同学打电话给强子,说自己开了个公司,由于别人拖欠着他的货款,这个月工资没办法开了。 他想让强子借他点钱,先把工资开了。下个月那边货款催了回来, 马上就还强子的钱。 刚好强子卡上有一万块钱,他听着朋友焦急的语气,就同意借给他,说好一个月归还。 一个月过去了,那个同学没有联系强子。 强子想,肯定是那边的货款还没有要回来,我等一等。又一个月过去了,那边还是没有消息。 强子想,他是不是太忙忘记了,做生意的人嘛,肯定很忙的。 但是强子还是有一点不放心的,毕竟一万块对于强子来说不是个小数。 他给同学发了个微信,只说:最近忙吗?对方没有回信。 又过了两周,强子有些焦急了,就给同学打电话委婉提了让对方还钱的事情。 对方好像恍然大悟,说自己太忙了,竟然忘记了,然后满口承诺,这就几天就给强子转过来。 随后的一段时间,对方拖了今天拖明天,不是资金周转不过来,就是别人欠他的钱还没给。 就这样折腾了大半年。后来强子回老家探亲,去他公司找他当面讨要,才总算把钱要回来。 强子回家之后发现自己被那个同学拉黑了,从此二人再无往来。 借钱时是朋友,还钱时变仇人。 其实朋友间的反目大多与金钱有关。 记得肖骁曾在《奇葩说》里说过这样一段话:
就像高晓松和朴树。 高晓松找朴树借钱,朴树就两个字:卡号。 朴树叫高晓松还钱,也就两字:还钱。 高晓松马上把钱转给他。这才是朋友间借钱最好的状态。 每个人挣钱都不容易,都是辛苦攒下的血汗钱。 愿意把自己的钱借给你的人,都是你生命里的贵人。 毕竟这个世界上拿钱买不到的是情意。 张口向人借钱的时候,就该时刻想着怎么快一点把钱还给人家。 别辜负了别人的情意,也别毁了自己的信誉。 老张最近焦头烂额,他正在和他的“好朋友”对簿公堂。 老张是远近闻名的热心肠。 不管亲戚、朋友、邻里、同事谁家有了困难只要向他开口,他总是能帮就帮。 一次,他一个相交十几年的朋友找老张借钱。 对方一张口就是50万。说是孩子出国留学的费用一时凑不够,希望老张帮帮他,三个月内一定还上。 老张当时手里倒是有钱,可是那是准备给儿子买婚房准备的首付款。 他见朋友着急,就瞒着妻子借了出去,一再嘱咐对方,这个钱一定要按时还,自己是有用处的。 朋友当然各种发誓,说亏了谁也不能亏了自己最好的朋友。 过了大半年,一次我和老张还有其他几个朋友一起吃饭,他和我们抱怨说那个朋友还是没有把钱还给他,总是用各种理由推脱,后来甚至开始玩失踪,电话不接,微信不回。 我问他你怎么不上门去要呢,你知道他们家的地址吗? 老张说知道,但是总觉得朋友肯定遇到难处了,自己不好意思开口,怕伤了多年的感情。 同桌的一位律师朋友说:
这种推延不还,人间蒸发的人,就不必和他谈感情了,我看啊,得和他谈法律了。 后来老张实在熬不过去,只好委托律师朋友来打这场官司。这位律师朋友之前也找老张帮过忙,所以是义务帮助,不收取律师费。 朋友借钱给你,借你的不仅仅是钱,而还有他对你的信任,还有对你们之间感情的珍惜。 赫尔曼·黑塞说:“真正让人厌恶的不是金钱本身,而是人们对于金钱的欲望。” 总有一些贪婪的人,肆无忌惮地消费着朋友的友情和信任。 你把他当朋友,他拿你当信用卡。借钱时友谊地久天长,还钱时装傻充愣、东躲西藏。 遇到这种人就应该穷极一切手段去讨回属于自己的钱,还有尊严。 从前人们都说: “欠债还钱,天经地义。” 现在人们都说: “我凭本事借来的钱,为什么要还?” 一句小小的玩笑,却也折射出部分人对诚信的轻视。 秦末有个叫季布的人,一向说话算数,信誉非常高,许多人都同他建立起了深厚的友谊。 当时甚至流传着这样的谚语:“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 这就是成语“一诺千金”的由来。 后来,他得罪了汉高祖刘邦,被悬赏捉拿。 结果他的旧日朋友不仅不被重金所惑,而且冒着灭九族的危险来保护他,使他免遭祸殃。 一个人诚实有信,就能获得大家的尊重和友谊。当他遇到困难的时候,自然会有人帮他渡过难关。 这就是得道多助。 古时有个商人过河时船沉了。 他大声呼救后,有个渔夫听到声音后赶来,商人出价100金币,却在得到帮助后没有兑现自己的承诺。 不久后,商人在同样的地方再次翻船寻求渔夫帮助,渔夫没有相信他的话再伸以援手。 失信于人者,他人自然恐而避之。一旦遭难,也就只有坐以待毙的份了。 这就是失道寡助。 如果贪图一时的小便宜,而失信于人,表面上是得到了“实惠”。 但为了这点实惠毁了自己的声誉,不光将失去亲人朋友的信任,在如今的法制化社会中也是寸步难行。 冯玉祥说过:“对人以诚信,人不欺我;对事以诚信,事无不成。” 我们生活在这张庞大的人际网络中,借钱和被借钱总是在所难免。 但是如何借,如何还,这是个问题。 借急不借穷、借近不借远、借少不借多。 这是借出人应该遵守的原则。 可以救人一时之急,不可救人一世之贫。 可借至交亲朋,不借疏朋远亲。 可借铜钱几贯,不借白银百两。 提前归还,按时归还,计划归还。 这是借钱人的道德底线。 手中有周转,提前归还。 时限一旦到,按时归还。 如遇不测事,讲明缘由,请求原谅,计划归还。 在这个信用危机的时代,请珍惜可以借钱给你的朋友。 他不是很有钱,也不是好面子,更不是傻。 他是真在乎你们的情意,真想拉你一把。 生而为人,诚信为本。 别等到众叛亲离,寸步难行的时候才追悔莫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