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苏乐的写作英雄梦

 童话印象图片社 2019-07-12
图片发自简书App

想要写出十万加爆文,知道这4点就够了!

很多人好奇我之前的爆文是怎么写出来的,我整理了一下,跟大家分享下我的3点经验。

1.学会蹭热点

这篇文章之所以能够成为爆文,主要归功于蹭热点,我不止一次说过,蹭热点是写手的必备素养。

这点,我特别有体会,每次写关于新闻热点的文章,阅读量都比一般的文章高出三倍多,分享的朋友也有更多,一传十,十传百,想不出爆款文都难,具有广泛的传播性是一篇爆文的基础。

选对题材,等于成功了一半。

2.联系实际

一篇文章如果无法引起读者共鸣,那么,这篇文章就不算成功的文章,大家也不会自发地去帮你分享到朋友圈。

那么,如何让读者产生一种这说的就是我,或者这说的就是我身边的某某的感觉呢?

最好的方法就是联系实际,从你身边的常见现象去入手,切入点越细,越容易让读者产生共鸣。

联系实际,让大家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这样还怕大家不帮你转发吗?

3.多写名人例子

例子是支撑起文章的主干内容,所以选对一个好的例子是非常重要的。

不要选那种烂大街的例子,读者都已经审美疲劳了,你却还在炒冷饭。

尽量选新颖一点的名人例子,比较有说服力,毕竟大家都认识他们,案例也是有迹可循的,大家不会觉得你瞎编,是根据事实说话的,这样大家就会觉得例子值得信任。

4.金句添彩

金句是整篇文章的亮点,如果能够在文章的结尾,加上一两句金句,那么文章的逼格立马就提高了,也就是人们常说的高大上。

如果大家真的不知道怎么写金句,那么,不妨借用名人名言,把我们平时读到的美句学以致用。

有了名人名言的加持,文章立马就会拔高了好几个层次 ,内容也随之有了一定的可读性。

用“庖丁解牛法”写文章,让你的写作提高一个段位

1、庖丁解牛的故事,你一定听说过吧?

一个唤作庖丁的厨师,经过长时间的实践,练就了一手出神入化的刀功,在解剖牛的身体时,每一刀都神准无比,达到了筋骨皮肉精确分离的地步。

而把庖丁解牛的方法用到写文章上面,也是切实可行的。

文章也可以拆解为筋骨皮肉。

文章的“筋”,指的是文章的观点,也是一篇文章的灵魂所在。

“骨”则是文章的框架,就像骨架对于人体的构造作用,有力撑起了文章的主干内容。

“肉”是文章的表达手法,也是牢牢吸住筋骨的部分,它决定文章的质量。

“皮”就是文章的语言文字,是文章最后呈现出的外表。

把文章拆解为四个部分之后,我们就可以逐一来填充内容,最终形成一篇我们想要写的文章。

2、先来说“筋”,观点对于文章起到一个统领作用,要写文章之前,我们必须先思考,我要写什么,这就是确定观点。

有了观点,我们才能确定文章的大方向,继而找到对应的故事跟分论点,然后把文章从零到一,从无到有地写出来。

观点虽然看不见摸不着,但却主导着文章的风格跟内涵。

那么,如何做好观点的选取呢?

确定观点。

很多人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不知道写什么,其实这就是不会找观点的体现,但是观点并没有我们想象中难找。

一花一叶皆故事,一草一木即文章。

观点的选择,并不需要我们大费周章去找,平常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都可以成为我们写作的源泉。

也许是一场感人的电影,也许是一本顿悟的书,也许是一场深刻的对话,也许是身边某个有故事的人物,也许是秋季里的一片落红,也许是一场自我放飞的旅行,这些生活的小确幸,都是信手拈来的观点。

找到观点后,还要学会筛选和思考,不是所有观点都可以成为一篇有深度的好文章。

现在是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网络上充斥着海量文章,如果做不到言之有物,推陈出新,烂大街的观点没有写作的意义。

其次,除了要做到新颖,还要考虑文章对读者有没有帮助,有没有启发,传达了什么观点,这些都需要在动笔之前,考虑清楚了,如果文章对读者来说,毫无意义,这个观点就是失败的。

所以,确定观点的时候,还要想清楚文章的意义所在,好的文章必须符合几个特征,有用,有趣,有料,有能量,有态度。

3“骨”,也是文章的框架,准确来说就是文章的行文结构。

一般来说,文章可以按照提出问题——论证问题——得出结论——解决问题的思路来写,但是这种套路已经屡见不鲜,大家不妨尝试用金字塔原理。

金字塔原理即为总分的框架,比如你写诚信才是一个人最好的钱途,可以先在第一段亮出这个结论,然后再从几个不同方面去论述这个话题,从而推断出这个结论。

文章的框架,直接影响到文章的条理是否严密,逻辑是否清晰,结构是否紧凑。

所以,框架是尤其重要的,要做好这一点,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列大纲,把你要写的故事+论点,分别用一句话写出来,这样可以避免跑题,文章结构也一目了然。

4、“肉”,文章的表现手法,从九年义务教育中,相信我们学习了不少,但是学了跟学以致用,还是两码事。

很多人总说故事写得干巴巴的,其实是缺少了写作手法,想要写出一个生动传神,令人念念不忘的故事,必须学会细节描写。

运用细腻的描写手法,勾勒出人物的神情,语言,动作,心理,突出人物的性格和形象。

如果想要烘托氛围,就要学会用环境描写,气氛是悲伤还是欢快,低沉还是激昂,可以用一系列的环境描写,为故事的发展埋下伏笔。

运用细节描写,在空泛的故事加入细节,融入灵魂,故事就活了。

5“皮”就像一篇文章的脸面,如果长得不好看,内容做得再好也无人问津。

因此,不要小看文章的皮相,语言文字的表达,是给人的第一感觉,因此,语言的美感是十分重要的。

这种美感体现在2个方面,

句子简练。长句虽然华丽,但是并不接地气,句子要把握好节奏,做到长短不一。

我们来比较下面两段话:

清晨的火车站,空旷的街道上冷冷清清,卖豆浆的小店里,冒着滋滋的热气,以前的时间过得很慢,车马邮件都很慢,一生只够爱一人。

清早上,火车站,长街黑暗无人,卖豆浆的小店冒着热气,从前的日色变得慢,车,马,邮件都慢,一生只够爱一个人。

这么一比,高低立显,短句比长句更有美感,也更有节奏和韵律感。

画面感,比如形容一个人的脾气很坏,可以用成语阴晴不定形容,也可以这样表达,他的脾气,就像六月的天气那般变化多端。

后者的表达更加形象,容易在脑中形成生动的画面。

6筋骨皮肉确定下来,一篇文章基本就可以完成,但是这还没完,一篇好文章,三分写七分改。

修改,对于文章来说,就像化妆对于女子的意义,只有做认真的修改,润色,文章才得以进一步的完善。

初步修改,先把文章读一遍,把语句不顺的部分改掉,确定标点句号是否正确,有没有错别字。

第二步修改是,把多余的东西删除掉,如果一个段落,一个句子,拿掉也不影响全篇效果,那么这个部分可以直接删去。

最后的修改就是通篇的修改,把自己想象为读者,用第三者的角度去看待这篇文章,把每个细节进行仔细推敲,把整体进行完善润色。

想要写出一手好文章,记住这个原则,走心为主,方法为辅。

愿写作,成为你我疲惫生活中的英雄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