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小米上市一周年纪念日,雷军喜提小米科技园,52亿元,34万平方米,8栋楼,平均单价在一万五千元,这个价格是在北京,除非算错账,要不然雷军捡到大便宜了。现如今,雷军系、小米系创业者遍布互联网,小米生态链企业越来越多,然而小米也有硬伤:创新不足。未来的小米究竟是继续做科技公司还是变成投资公司? 北漂九年,小米52亿北京买房 雷军近日发微博称,“北漂,奋斗九年多,终于买房了。”据了解,小米科技园造价52亿,共8栋楼,包括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研发办公楼、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研发办公楼等,总面积34万平方米。 此前,小米在海淀清河附近的办公区较为分散。小米内部员工透露,新总部能够容纳1.6万个工位,北京地区的小米员工接下来都将陆续入驻。 雷军在小米科技园正式动工时曾感慨:小米在北京创业五年,像北漂,首先是银谷大厦,接着是卷石大厦、宏源大厦,再搬到五彩城大厦,又租了五彩城周围四栋楼,几乎一年搬一次!在北京,终于会有一个自己的家。 小米新总部。图片来源:小米副总裁卢伟冰微博 事实上,小米科技园于2015年7月22日就开始动工。根据中国建筑内刊所公布的内容,小米科技园总承包合同额约20亿元。而北京市经信委公开的2015年小米科技园奠基动工动态显示,该项目总投资约为46.2亿元,建设周期为三年。按照计划,小米新总部的启用晚了半年多。 小米有家了,投资人却高兴不起来 小米新居启用,恰逢小米上市一周年。但一年来小米股价的表现,却让投资人高兴不起来。 自2018年7月18日冲上22.2港元后,小米股价一直下行。2019年6月3日,小米盘中最大跌幅超过6.5%,跌至8.92港元,创出小米上市以来股价新低。 面对跌跌不休的股价,6月以来小米合计进行了19次回购,斥资约10.5亿港元,这才将股价慢慢拉了上来。 7月10日,小米集团股价报收9.59港元/股,相比2018年7月9日上市发行价17港元/股已经跌去43.6%。 但看着相比发行价下跌逾40%的股价,雷军的一句“终于买房了”的感慨可能也扎了很多人的心——那些指望小米股票大涨从而买房的梦想破碎一地,说好的“要让在上市首日买入小米公司股票的投资人赚一倍”什么时候实现呢? 定位科技企业,小米更像投资集团 目前小米的收入板块主要包括三个方面:手机+IoT+互联网服务。但手机和IoT受制于硬件综合净利润率不高于5%的承诺,基本不赚钱。 小米主要强在互联网思维上,小米在5G的IoT布局比其他的要领先,但能不能打通讲好一个互联网服务的故事得再看看雷老板怎么做。” 雷军曾经说过一句话,被诸多创业者奉为经典:“站在风口上,猪都能飞起来”。 小米手机就是风口论的成功印证,当然,风口论也并非鼓吹投机,而是要摸准时代的脉搏,顺势而为。小米手机正是站到了移动互联网的风口,赶上了换机潮,才在手机领域杀出了一片天地。 小米的布局以手机为核心,逐步外延至手机周边、智能硬件、生活耗材领域。在小米对未来的设想中,一个家庭从耳机、音箱到空气净化器、净水器再到毛巾、牙刷都是小米的产品。 这些如果仅依靠小米,等到布局完成可能黄花菜都凉了,小米决定“借力”。 如何借力?小米的策略是“投资+孵化”。 近几年,小米对外投资超过210起,涉及的行业20余个,这些投资也为小米带来了高额的收益。2019年1季度,小米投资带来的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就高达26.3亿元,占其当期净利润的82%。 金融行业的积木盒子、老虎证券;文化传媒领域的趣头条、喜马拉雅以及侯明昊、尚雯婕、迪玛希的经纪公司黑金经纪;社交领域的最右APP,他们的股东中都有小米。 创业圈里流传着一句话:创业公司是80后的,也是90后的,但最终是BAT的。但百度似乎正走向没落,而小米似乎大有赶超之势,因此这句话需要与时俱进,BAT或许应该换成ATM了。 研发投入不足,小米恐置身危险境地 值得注意的是,在2018年里,小米依旧只拿出了58亿元进行研发,这一数字只占小米1749.2亿元年营收的3.32%,远低于华为、百度、阿里、腾讯、苹果这些小米在招股书中号称对标的企业。在投资方面的大手笔相比,小米在研发上的投入与其业务收入规模的确不是那么匹配。 在过去的这一年里,全球局势风云激荡,手机行业马太效应越发明显,强者越强、弱者越弱,技术成了真正的第一生产力——以华为为首的头部玩家砸下海量资源,猛拓线下渠道、砸钱狂推5G,一大批家底太薄的二线手机品牌被逼得退无可退,只得悄然割肉卖身,暗淡出局。 当华为、OPPO、vivo都在打技术牌的时候,人们似乎很少看到小米在宣传自身的某些技术。反倒是,所谓的“抄袭”事件却在此起彼伏,这就很容易让“小米”被消费者看成是“没有技术含量”的品牌。 如今小米的护城河正在被其他厂商逐步蚕食,包括vivo的IQOO、OPPO的realme,这些之前在风格上与小米迥然不同的手机厂商也开始打出性价比这张牌,这对于小米来讲可能是致命的。而且小米的海外市场优势正逐渐被三星、华为等其他品牌赶超。 在过去的这一年里,我们看到了小米的努力,也看到了雷军的努力,他们都已经很努力了,只可惜还是不够。小米没有完成从质变到量变的进化。 或许,正如雷军所说——“这将是一场持久战。” |
|
来自: cenprounhuang > 《打工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