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说说易经:“君子无位而有忧,小人有位而无忧”

 昵称32353910 2019-07-12

文/文孟君

易经“观”卦,其“上九”(如图)爻辞说:“观其生,君子无咎。”《象》曰:“观其生,志未平也。”

说说易经:“君子无位而有忧,小人有位而无忧”

其含义是,(被民众)观察其所生出,君子没有咎难。《象传》说:观察其所生出,其志意未得安宁。

其中,“观”,观察,观省。“生”,“出”之义。“咎”,咎难。“志”,志意。“平”,安宁。

易有六十四卦,每个卦由上下两个单卦各三个爻构成,这六爻的爻位,自下而上依序是初、二、三、四、五、上。

易经符号阳爻“⚊”统称作“九”;阴爻“⚋”统称作“六”。观卦由下上数第六爻序位是“上”,又是阳爻,就称作“上九”。

三国时,曹魏经学家王弼,解读此爻道:“‘观我生’,自观其道也。‘观其生’,为民所观者也。不在于位,最处上极,高尚其志,为天下所观者也。处天下所观之地,可不慎乎?故君子德见,乃得‘无咎’。”(魏王弼,唐孔颖达《周易正义》)

王弼认为,“观”卦中,“观我生”,是自观其道。“观其生”,是为民所观。虽不当位(“上九”以阳居于阴柔之位),处于上卦极端,高高崇尚其志,为天下民众所观仰。而处于天下众观之地,岂能不谨慎。所以,君子只有道德显明,才会没有咎难。

北宋大儒程颐,进一步分析道:“上九以阳刚之德处于上,为下之所观,而不当位,是贤人君子不在于位,而道德为天下所观仰者也。‘观其生’,观其所生也,谓出于己者,德业行义也,既为天下所观仰,故自观其所生,若皆君子矣,则无过咎也;苟未君子,则何以使人观仰矜式,是其咎也。虽不在位,然以人观其德,用为仪法,故当自慎省,观其所生,常不失于君子,则人不失所望而化之矣。不可以不在于位故,安然放意无所事也。是其志意未得安也,故云‘志未平也’。‘平’,谓安宁也。”(宋程颐《周易程氏传》)

在程颐看来,“上九”之爻,以阳刚之德处于最顶端,为下面民众所观仰。其不当位,表明贤人君子虽不在其位,而道德却为天下人所观仰。“观其生”,即观其所生出,是指出于自己的德业、行义。作为“上九”,既然为天下所观仰,就更应自观自己所生出者,若皆符合君子之道,就没有过咎;苟若不合君子之道,又何以使人观仰、敬重和取法,那就会有咎难了。“上九”虽不在位,然因众人观仰其德行,将其作为仪轨和典范,因此更当自我慎省,观察自己所生出,言行如常而不失君子之道,众人就会不失所望而被教化。因“上九”不能因不在其位的理由,安然而肆意,且无所事事,所以,其志向、意愿未得安宁,于是说“志未平也”。这里“平”,是“安宁”的意思。

南宋大诗人杨万里,也曾说:“君子身有用舍,志无用舍。上九以刚阳之德而居一卦之极,当无位之地而负达尊之望,故其志未尝一日不反观其德之出于己者。吾之德,其皆君子耶,乃无过咎,何也?吾之身不为天下之所用,而吾之德为天下之所仰,岂以身之约而志之安乎?故曰‘志未平’也。……故君子无位而有忧,小人有位而无忧。”(宋杨万里《诚斋易传》)

诗人认为,对于君子来说,人身有用舍之分,志意无用舍之分。“上九”以刚阳之德,而居一卦之极,处于无位之地,却负有至尊之望,因此,其心志未尝一日不反观自身,观省出于自己的德行。自身之德,因均合君子之道,从而没有过咎,何也?是由于,虽自己人身不为天下所用,而自己德行却为天下人所景仰,岂能因人身之约束,而心志也安然呢?所以说“志意未得安宁”。

因此,诗人一语点睛:“君子无位而有忧,小人有位而无忧”。

这与早于杨万里,北宋名相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可谓异曲同工。

君子之忧,关乎德,无关乎位;小人之忧,关乎位,无关乎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