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在世,谁都想干成点事情,即便不是为了向谁证明什么,起码也要给自己一个交代。然而,真能干好自己事情的人却不多。因此,总有人想追寻某些成事之道。 我想,成事之道一类的秘笈是有的,但并没有我们想象中的那样复杂,而是大道至简。只是平常我们不太愿意相信,干好事的门道,原来就那么简单。 比如丁元英所说的,想干好事,记住两句话:别把自己太当人,别把别人太不当人了。 话虽简单,要做到却不容易,里面隐藏着的信息量一点也不小,看一看我们的周围就能明白怎么回事。 说实话,大事我没干成过,在小事上却有一点体会,我想,大道至简,既然是道,无论事情巨细,总该大小通吃吧,否则也就不能称之为大道了! 从最底层干起,是多数人的经验,马不停蹄地做事节奏,仿佛不知疲倦地挥洒自己的精力,一门心思就想把手头上的事干好来,自己的事完成了还愿意给同事搭把手…… 在此,有过这种经历的人应该浮现出会心的一笑吧,因为奖励和晋升随之而来,所以,才有了这样一种观点,越努力越幸运。 你已经不是原来的那个你,因为你完成了一次蜕变的过程。这个过程,就是激发自身潜能的跑道,跑过和没跑过的人,截然不同。 现在我认为,不同的人对于相同的话,往往有着不同的心里感受。 前一句,别把自己太当人,有些人理解成两个字就足够了,勤奋;但对于我这样的人来说,明显还不够,我不是响鼓,得用重锤,到了我这里,起码要说废寝忘食才能跟别人的勤奋相当;对于另外一些人而言,要拼命努力才能起到相同的效果。因为每个人的经历有别,标准也不一样。 此外,这句话中还隐藏着别的信息,比方说自我约束,假如在成功学或心灵鸡汤里面,就叫做自律,我更喜欢前一种说法。 通俗点说,自我约束就是跟自己过不去,好听点说,就是用理智战胜情感。这是说,想要干好事,就得先赢了自己再说。 有人会问,这不就是拧着自己的性子勉强去做事吗?是不是有违反了道的嫌疑? 起初,的确是拧着性子干,但里面有个规律,一个习惯的养成需要点时间,一旦适应了新的习惯,那就不再是勉强而为,这时,拧着性子干就变成了一种顺其自然的行为。 我对这一点深信不疑,也很有体会,我想,有些人会同意我的看法,因为他们也曾体会过那种由勉强到自然转变的感觉。金蝉脱壳,蝉已不是原来的那只蝉了! 后一句话,别把别人太不当人了,除了尊重别人之外,还有重视别人,谦虚低调的意思。 老子天下第一的想法,倘若只是觉得日子无聊,做做美梦倒也没什么,至少在梦里,可以想象一下齐天大圣大闹天宫的快感。 可是,在不做梦的时候,千万别当真,真有本事的人,多半都非常谦虚。谦受益,满招损,此非空言。心里不狂妄,脑子才冷静,静则生智。 一前一后两句话结合在一起理解,就变成了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多么简单朴实的话,然而,越是简单的道理,做起来往往就越是困难。 当然,丁元英的说法比较残酷,但对于那些还没有干好事的人来说,生活确实就是这么残酷的,对于我这样的人而言,非得下重锤才能砸出点声音来,而且这件事还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容不得你思议。 以这两句话来看发烧友们的做法,他们只得了前一句话,他们可以吃别人吃不了的苦,但后一句话却没能做到,他们在对待丁元英的态度上,前恭而后倨,前后不一。 从历史的角度看,那些白手起家的帝王将相们的经历,基本上都是对这两句话的佐证,有的人的做法甚至让人目瞪口呆,因为他们做到了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境界! 但那是所谓的万岁,对于我们这些不过百岁的普通人来说,没有必要追求那样的境界,需知一将功成万骨枯! 至于那种“先定它一个能够达到的小目标,比如说先赚它一个亿”之类的话,就当做是个玩笑,一笑而过即可。 我觉得,做自己就挺好,能干一些自己想干也能干好的事就更好,倘若能在干好事的同时也能感觉心里充实,则是好上加好了,我以为,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这些想法并不是做梦! |
|